兒童如何傳播冠狀病毒?科學仍未明確

研究人員仍在努力瞭解兒童與 COVID-19 的關係

自疫情初期以來,兒童在傳播冠狀病毒中的作用一直是一個關鍵問題。現在,隨著一些國家允許學校在封鎖數週後開始重新開放,科學家們正在競相弄清這個問題。

兒童在確診的 COVID-19 病例中佔比很小——在中國、義大利和美國報告的感染病例中,18 歲以下的人群不到 2%。

但研究人員對於兒童是否比成人更不易感染和傳播病毒存在分歧。一些人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兒童的風險較低。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醫院的兒科傳染病研究員阿拉斯代爾·芒羅說,他們不是主要的傳播源,資料支援學校重新開放。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德國和丹麥的兒童已經重返校園,澳大利亞和法國部分地區的學生也將在未來幾周內逐步返校。

其他科學家反對匆忙重返課堂。他們說,兒童的感染率低於成人,部分原因是他們接觸病毒的機會較少,尤其是在許多學校關閉的情況下。研究人員說,而且兒童不像成人那樣經常接受檢測,因為他們往往只有輕微症狀或沒有症狀。

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呼吸醫學研究員黃家熙說:“我沒有看到任何強有力的生物學或流行病學理由相信兒童不易感染。” “只要成人人群中存在社群傳播,學校重新開放就可能促進傳播,因為呼吸道病毒已知會在學校和日託中心傳播。” 他說,在學校重新開放之前,應該建立良好的監測和檢測系統。

科學家們說,如果兒童是病毒傳播的驅動力,那麼在兒童已經重返校園的國家,未來幾周內感染人數可能會激增。

但要解決這場辯論,需要進行大型、高質量的人群研究——其中一些研究已經在進行中——包括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抗體,以此作為先前感染的標誌。

其他科學家正在研究兒童的免疫反應,以找出為什麼他們感染後的症狀比成人輕微,以及這是否為潛在療法提供線索。

易感性辯論

4 月 27 日發表在《柳葉刀傳染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最初於 3 月初以 預印本 的形式釋出,分析了中國深圳確診 COVID-19 病例的家庭。研究發現,10 歲以下的兒童與成人一樣容易感染,但不太可能出現嚴重症狀。

芒羅說:“那份預印本真的嚇壞了所有人”,因為它表明兒童可能會在無聲地傳播感染。

但其他研究,包括來自韓國、義大利和冰島的一些研究(這些地方的檢測更為廣泛),觀察到兒童的感染率較低。來自中國的一些研究也支援兒童不易感染的說法。其中一項於 4 月 29 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分析了湖南省的資料,該省對已知感染者的接觸者進行了追蹤和病毒檢測。作者發現,每感染一名 15 歲以下的兒童,就有接近 3 名 20 至 64 歲的人感染。

芒羅說,但對於 15 歲或以上的青少年來說,資料不太有說服力,並表明他們的感染風險與成人相似。

傳播風險

感染兒童是否像成人一樣傳播病毒,這一點甚至更不為人所知。一項關於法國阿爾卑斯山病例群的研究描述了一名 9 歲兒童,他在出現 COVID-19 症狀期間上了三所學校和一個滑雪班,但沒有感染任何一個人。芒羅說:“一個成年人接觸這麼多人而沒有感染任何其他人,這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大學的病毒學家柯爾斯蒂·肖特領導了一項尚未發表的關於幾項家庭研究的薈萃分析,其中包括一些來自當時尚未關閉學校的國家的家庭研究,例如新加坡。她發現,兒童很少是第一個將感染帶入家庭的人;他們在大約 8% 的家庭中是第一個確診病例。該研究報告稱,相比之下,在 H5N1 禽流感爆發期間,兒童在大約 50% 的家庭中是第一個確診病例。

芒羅說:“家庭研究令人放心,因為即使有很多兒童感染,他們也不會回家感染他人。”

但黃家熙認為,此類研究存在偏差,因為家庭並非隨機選擇,而是因為那裡已經有一名已知的受感染成人而被選中的。因此,也很難確定是誰引入了病毒,他說。學校和日託中心的關閉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兒童通常不是 SARS-CoV-2 的主要感染源。其他呼吸道病毒可以從成人傳播給兒童,然後再傳播回來,因此“我不相信這種病毒會是例外”,他說。

事實上,兩份預印本報告稱,有 COVID-19 症狀的兒童可能具有與成人相似的病毒 RNA 水平。《柏林夏裡特醫院》病毒學家克里斯蒂安·德羅斯滕領導的 其中一項研究 的作者指出:“根據這些結果,我們必須警告不要在目前的情況下無限制地重新開放學校和幼兒園。兒童可能與成人一樣具有傳染性。” 然而,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哈里什·奈爾指出,高水平的病毒 RNA 是否是衡量一個人傳染性的指標,目前尚不清楚。

關於學校向更廣泛社群傳播的研究很少,但澳大利亞一項正在進行的調查的 報告 表明,這種傳播是有限的,並且遠低於其他呼吸道病毒,例如流感。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州立小學和高中,超過 850 名曾與 9 名學生和 9 名教職員工(已確診患有 COVID-19)有過接觸的人中,只有兩例 COVID-19 病例在這些接觸者中被記錄下來,而且都是兒童。

芒羅說,根據證據,應該允許兒童重返學校。他說:“兒童從封鎖中獲得的好處最少,而他們會失去很多”,例如錯過教育以及無法獲得額外的社會支援,例如免費校餐。

肖特說,學校重新開放並不意味著恢復正常。她說,將會有許多限制和改變,例如將教室裡的課桌分開和關閉操場,以降低傳播風險。黃家熙說,隨著學校重新開放,對學校傳播情況的研究也很重要。荷蘭的研究人員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密切監測學校逐步開放的情況。

免疫反應

然而,研究人員一致認為,兒童比成人更能應對 COVID-19。大多數受感染兒童只有輕微症狀或沒有症狀,但有些兒童確實會病得很重甚至死亡。據報道,倫敦和紐約有少數兒童出現類似於罕見兒童疾病川崎病的炎症反應。

黃家熙說:“如果 COVID-19 與川崎病有關,我不會感到驚訝,因為許多其他病毒感染都與川崎病有關。” 他說,如果這種關聯被證實是真實的,那麼在中國、日本和韓國可能已經被忽略了,因為川崎病在亞洲更為普遍。

黃家熙說,關於為什麼大多數兒童症狀較輕的一種理論是,兒童的肺部可能含有較少或成熟度較低的 ACE2 受體,SARS-CoV-2 病毒利用這些受體進入細胞。但黃家熙說,要證實這一點,研究人員需要研究兒童的組織樣本,而這些樣本非常難以獲得。

其他人則認為,兒童更經常接觸其他冠狀病毒,例如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這可以保護他們免受嚴重疾病的侵害。芒羅說:“但這似乎站不住腳,因為即使是新生嬰兒似乎也不會因 COVID-19 冠狀病毒而患上非常嚴重的疾病。”

黃家熙認為,兒童可能會對感染產生更適當的免疫反應——這種反應足夠強大,可以抵抗病毒,但又不會過於強烈,以至於對他們的器官造成重大損害。他對 300 名感染 COVID-19 的個體進行的初步分析發現,兒童產生的細胞因子(免疫系統釋放的蛋白質)水平要低得多。他說,所有年齡段的重症患者往往都有較高的細胞因子水平。但他仍然需要理清因果關係。“他們是因為細胞因子水平較高而病情更重,還是因為病情更重而細胞因子水平較高?”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20 年 5 月 7 日 首次發表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來自《大眾科學》,並在此處閱讀來自我們 國際雜誌網路的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