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如何知道何時遷徙?

日照時間的延長引發了候鳥體內一系列事件,最終促成一窩幼鳥的誕生

Small bird with white body, blue head and black striped wings perched on a twig.

五月在康涅狄格州的藍色林鶯雄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對於候鳥來說,良好的時機選擇關乎生死。

每年春天,無數的鶯、鵝、蜂鳥以及更多鳥類——據統計,佔鳥類物種的五分之一——離開它們在冬季的隱匿處,開始漫長的跋涉,最終到達交配、築巢和孵化幼鳥的地點。然而,對於這些動物來說,知道何時出發是一項精細的計算。它們需要及時到達繁殖地,以便成功繁殖。但如果它們到達得太早,冬季可能還沒有完全結束,這會使鳥類面臨飢餓的風險。

為了使到達時間與最有利於繁殖的條件相吻合,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行為內分泌學家瑪麗蓮·拉梅諾夫斯基說,候鳥會追蹤每天的光照時長,即光週期。拉梅諾夫斯基專門研究鳥類。這種追蹤在動物體內本能地發生,它們利用大腦中特殊的光感受器來探測光線。這些感受器類似於控制人類晝夜節律的感受器。儘管科學家們並不完全瞭解這些光敏感受器,但一個團隊在鵪鶉身上識別出某些可以直接探測光線的大腦細胞,這是一項發表在2014年《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總的來說,一旦這些光感受器註冊到冬末初春白晝正在變長,它們就會觸發體內一系列系統的活動。

例如,鳥類會換羽,脫落磨損的羽毛並長出新的羽毛。它們的激素會發生變化,影響它們的消化模式,導致它們吃得更多,增加體重並增強飛行肌肉。在一些鳥類中,一旦它們吃飽了,一種叫做胃飢餓素的消化激素就會開始使它們感到不安,並促使它們起飛。鳥類的生殖道也開始發生變化,以確保它們在繁殖時具有生育能力。

拉梅諾夫斯基說:“這實際上是一系列不同的內分泌系統共同作用,將鳥類的狀態從冬季生存轉變為遷徙準備。”

當所有要素就位時,鳥類就為撫養幼鳥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充分利用夏季家園提供的漫長白晝和季節性昆蟲、漿果和其他資源的繁榮。

每隻鳥經歷這些季節性變化的方式都略有不同。拉梅諾夫斯基說:“它們都像小機器一樣被啟動,但也有個體決策。”

例如,政府機構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的鳥類學家安娜·M·岡薩雷斯說,冬季棲息地質量較高可能會延遲個體鳥類的出發時間。

岡薩雷斯說,天氣狀況對於時機選擇尤其重要。她指出,鳥類可能會等到暴風雨過後才出發。此外,岡薩雷斯說,已經在途中的鳥類可以根據天氣加快或減慢它們的旅程,這可以幫助它們掌握到達繁殖地的時間。

理解遷徙也很複雜,因為這種現象有多種形式。一些鳥類,如薩凡納麻雀和美洲丘鷸,只進行短距離遷徙。另一些鳥類,如藍色林鶯和紅腹濱鷸,在南半球開始它們的繁殖前遷徙之旅,那裡的白天正在變短,而不是變長,然後跨越赤道到達北美洲。

兩位科學家都強調,研究人員尚不完全瞭解塑造每個物種遷徙的細微差別,更不用說每隻個體鳥類的遷徙時間表了。岡薩雷斯說:“物種之間甚至物種內部都存在很多變異。”

繁殖後的返回旅程更加令人費解。一天的光週期似乎與繁殖步驟的啟動有關,但到了鳥類返回的年份,它們不再對日照長度的變化敏感,她補充道。“實際的線索,我們不知道,”拉梅諾夫斯基說。

幸運的是,科學家們理解遷徙的工具正在改進。用於跨長距離追蹤鳥類的技術,特別是透過衛星,正在變得更好。社群科學倡議——特別是eBird計劃,該計劃收集觀鳥者在哪裡看到哪些物種的報告,並幫助科學家追蹤遷徙路徑和時間表——正在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多的鳥類觀察視角。

梅根·巴特爾斯是一位常駐紐約市的科學記者。她於2023年加入大眾科學,現在是那裡的高階新聞記者。此前,她在Space.com擔任作家和編輯超過四年,並在Newsweek擔任科學記者近一年,專注於太空和地球科學。她的作品也曾發表在Audubon、Nautilus、AstronomySmithsonian等出版物上。她畢業於喬治城大學,並在紐約大學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專案獲得了新聞學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梅根·巴特爾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