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為了娛樂朋友或顧及他們的感受而編造故事?你是否認識有人向你坦白,他們為了多領工資而謊報了工作時長?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善意的謊言”,或者說小的不誠實行為,與全面的公司欺詐相比,是相對無害的,僅僅是輕微的道德失範。我們可能認為,如果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保護重要的關係,那就尤其無害。研究人員已經研究過諸如虛報費用報告和偷拿筆等小的不誠實行為可能帶來的潛在經濟和法律後果。但這些後果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全部嗎?我們研究了小的不誠實行為可能對我們的情商產生的意外後果——它會滲透到我們解讀他人情緒的能力中。我們的研究表明,這種危害是真實且持久的。
在一系列研究中,我們得出結論,欺騙行為會削弱一個人與同齡人互動的能力,即使是那些與最初的謊言無關的人。具體而言,我們發現,當人們從事不誠實行為時,他們不太可能將自己視為關係型(例如,作為姐妹、朋友、同事或父親),因此在判斷他人情緒時也不太準確。這項調查是理解組織中潛在人際動態的關鍵一步,特別是,因為工作關係可以是生成性的——豐富和活力的源泉——或者是腐蝕性的——痛苦和功能障礙的源泉。準確解讀並回應他人情緒狀態的能力,能夠促成支援性、親社會和富有同情心的行為,因此對於在職業環境中建立強大的關係網路尤為重要。由於關係距離的增加和共情準確性的降低,那些在工作中不誠實的人可能會經歷相互誤解和錯失建立支援性關係機會的惡性迴圈,這對個人以及他們工作的組織都可能是有害的。
我們開始在一項針對 250 對個人的研究中探索這些動態,這些個體由實驗條件下的參與者(被要求撒謊或說真話)和一位夥伴組成,每個人的任務是評估對方的情緒。我們發現,與說真話的人相比,撒謊的受試者在判斷夥伴的情緒方面不太準確。不誠實組的受試者並未被指示說彌天大謊;相反,他們被要求編造一個關於找工作的故事——一些會逗樂他人或讓他們對自己找工作的經歷感覺更好的事情。另一半的實驗參與者被要求根據他們作為求職者的真實經歷講述故事。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分享這些故事後,所有這些人傾聽了他們的夥伴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然後評估了他們感受到的情緒。在彼此分享故事後,參與者和夥伴報告了他們自己的情緒,以及他們感知到對方感受到的情緒。我們使用報告的情緒來計算參與者對夥伴情緒的看法的準確性得分(夥伴報告的情緒與參與者報告的夥伴情緒之間的差異)。我們發現,與講述真實故事的人相比,被要求不誠實的受試者在準確檢測其夥伴的情緒狀態方面明顯更差。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小的、無惡意的、不誠實的瞬間,顯著地矇蔽了個人在隨後的互動中解讀情緒的能力。
結合這項調查,我們進行了四項額外的實驗研究,設定了兩種條件:在一種條件下,我們創造了參與者會受到作弊誘惑的具體情況。在另一種條件下,我們消除了任何作弊的可能性。所有受試者都參加了一個擲骰子游戲,他們可以根據擲出的數字獲得獎金:數字越大,獲得的錢越多。雖然所有參與者都被要求在擲骰子之前選擇他們的獎金是基於每個骰子的頂面還是底面,但只有誠實組的人當時這樣做了。不誠實組的人在擲骰子後記錄了他們的選擇,這讓他們可以將其更改為與他們可以賺取的最大金額相對應的面。他們報告說在整個遊戲過程中賺到的錢明顯更多,這表明他們確實不誠實地誇大了他們的獎金支付。在擲骰子活動之後,受試者觀看了 42 個短影片片段,以評估他們解讀他人情緒的能力。在這些片段中,演員透過面部表情、聲音和肢體語言表達了各種各樣的情緒,參與者被要求識別演員的情感狀態。
在這四項實驗研究中,共有 1,879 名參與者,我們一致發現,那些受到誘惑並可能撒謊的人在共情準確性測試中的表現比那些沒有機會不誠實的人更差。我們還發現,這種影響是由不誠實的參與者認為自己有多關係型的程度降低所驅動的。與誠實組的人相比,從事不誠實行為的人不太可能用他們的人際關係來描述自己。透過不誠實,受試者疏遠了他人,這導致瞭解讀他人情緒的能力下降。
我們進行了一項額外的研究,以檢驗不誠實與共情準確性受損之間的關係是否可以在實驗室外觀察到。在這項研究中,250 名全職員工報告了他們從事不誠實行為的頻率(例如,“有時我會違反與客戶的合同條款”)。然後,這些參與者參加了一項常見的共情準確性測試,即“解讀眼神中的心智”測試,該測試由劍橋大學的西蒙·巴倫-科恩及其同事開發。在這個實驗中,在 36 次試驗中,參與者觀察演員的眼睛,並被問及哪個情緒最能描述他或她的精神狀態。我們發現,員工在工作中從事不誠實行為的頻率越高,他們在共情準確性方面的得分就越低,這表明兩者呈負相關。
有一種特徵可以使個體免受這種不誠實行為的負面影響:在一項針對 100 名成年人的實驗室研究中,我們發現,那些天生具有高度社交敏感性(對環境中微妙的社會情感線索的敏銳度)的人,在不誠實的瞬間之後,他們的共情能力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下降。但對於我們研究中的普通參與者來說,這種負面影響被檢測到了。
重要的是,我們發現,不誠實導致共情準確性降低可能會產生下游後果:具體而言,為了經濟利益而作弊的參與者比那些沒有機會作弊的參與者更可能公然地將影片中出現的演員非人化(也就是說,他們將演員評為較少人性化)。此外,作弊者也更可能從事重複的不道德行為。這一結果表明,一旦我們從事不誠實行為,我們也可能會透過將他人視為較少人性化來疏遠他們,這使我們能夠繼續走上隨後重複不道德行為的道路。我們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小的不誠實行為也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留下可能會破壞我們人性的一個基本構建塊的連鎖反應:社會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