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名患病男子乘坐商業航班從賴比瑞亞埃博拉疫情中心飛往奈及利亞最大的城市拉各斯。這名男子成為奈及利亞首例埃博拉病例——指示病例。在短短幾周內,奈及利亞兩個州約有19人被診斷出患有該疾病(另有一人被推定在死亡前已感染)。
但是,疫情並沒有蔓延成災,自9月5日以來就再也沒有出現新的病例。自9月24日以來,該國的埃博拉隔離和治療病房一直空置。如果到10月20日星期一仍然沒有新病例,那麼與美國不同,奈及利亞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為無埃博拉國家。
我們可以從這個非洲國家成功平息埃博拉疫情中學到什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0月9日發表在Eurosurveillance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的作者將奈及利亞在“避免更糟糕的情況”方面的成功歸功於其“快速而有力的”反應。作者指出了該國應對疫情的三個關鍵要素:
快速而徹底地追蹤所有潛在接觸者
持續監測所有這些接觸者
迅速隔離潛在的傳染性接觸者
這場迅速的戰鬥不僅透過警惕的消毒、口岸篩查和快速隔離取得勝利,還依靠實幹精神和大量大量的面對面隨訪,總共完成了18,500次隨訪,以在總共989名已識別的接觸者中找到任何新的埃博拉病例。
這種基層工作聽起來可能很極端,而通常措辭謹慎的世衛組織宣佈這一壯舉是“世界一流的流行病學偵查工作”。但是,正如範德比爾特大學預防醫學系主任兼傳染病專家威廉·沙夫納所說,“實際上,奈及利亞所做的只是常規、普通的——但充滿活力且嚴謹的——公共衛生實踐。他們及早發現了病例——幸運的是病例數量有限——他們獲得了一份所有接觸者的名單,並將這些人置於嚴格的監測之下,這樣,如果他們生病,他們就不會將感染傳播給他人,”他說。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負責人亞瑟·雷金戈爾德對此表示贊同。這些步驟是基本的:“隔離、隔離接觸者等等”,但政府必須“迅速介入並真正做好”。正是奈及利亞有力而快速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真正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因為當埃博拉在一個八月的下午降臨到一個擁有2100萬人口的城市時,情況可能會非常非常不同。
爭分奪秒阻止蔓延
奈及利亞的指示病例曾在賴比瑞亞照顧一位在7月8日死於埃博拉的家庭成員。儘管7月17日因發燒和埃博拉症狀在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住院,但他還是離開了醫療護理(違背醫囑),並在三天後乘坐商業航班經多哥前往奈及利亞。著陸後,他在拉各斯機場暈倒,並被送往醫院。
在那裡,過了三天,埃博拉的確診才做出。患者說他沒有已知的埃博拉接觸史,因此他最初被認為是患有瘧疾,瘧疾很常見,並且可能具有相似的症狀,包括髮燒、嘔吐和頭痛。然而,在瘧疾治療未能改善患者的症狀後,醫務人員開始考慮埃博拉,特別是考慮到他最近的旅行史。他被轉移到隔離病房,同時等待檢測結果確認病毒。
從這個於7月25日死於該疾病的個體病例開始,傳染病專家生成了一份包含898名接觸者的名單。為什麼這麼多?除了在公共場所發病外,該患者還感染了一名在7月下旬生病期間飛往奈及利亞另一個城市哈科特港並返回的人。該人將感染傳播給了另外三人,包括一名於8月22日去世的醫護人員——但在去世之前,又產生了526名接觸者。指示病例的一級和二級接觸者總共只有351人。
兩個人能夠產生如此多的接觸者這一事實表明,當局在追蹤每一個最後的潛在暴露時必須多麼警惕。但是,警惕得到了回報。一個多月來沒有診斷出新的病例,10月1日標誌著奈及利亞所有898名接觸者都度過了21天的潛伏期,在此期間可能會出現埃博拉症狀。
沒有發生的疫情
指示病例的到達地點是引發廣泛疫情的主要場所。拉各斯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人口達2100萬。它是重要的旅行和商業樞紐。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週報》(MMWR)上的一篇論文的作者寫道:“人口稠密和基礎設施負擔過重創造了一個疾病容易傳播和持續傳播的環境。” 因此,“使用所有可用的公共衛生資源進行快速反應是當務之急。”
但是,Eurosurveillance論文的合著者、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高階講師兼奈及利亞本地人弗洛倫索·奧盧達約·法西納說,實際上,奈及利亞的指示病例在機場發病是幸運的。“如果指示病例有機會接觸到拉各斯或卡拉巴爾——[另一個奈及利亞城市],他將在那裡發表演講——的人,那可能是一場徹底的災難。”
儘管確診埃博拉花了三天時間(在此期間,九名醫護人員被感染),但一旦確診,衛生部門立即採取行動。聯邦衛生部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奈及利亞辦事處合作,宣佈進入埃博拉緊急狀態。7月23日——患者確診的當天——他們建立了一個事件管理中心(後來演變成應急行動中心),並啟動了一個事件管理系統來協調應對措施。《MMWR》的作者寫道,這樣一個集中協調的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幫助早期控制奈及利亞疫情的關鍵”。
這並不是應急行動中心第一次應對高傳染性疾病。兩年前,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呼籲之後,奈及利亞加倍努力在其境內根除脊髓灰質炎,另一種傳染性病毒。《MMWR》論文的作者寫道,該中心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提高了響應時間和準備程度。許多領導埃博拉疫情應對工作的人都是因其在根除脊髓灰質炎方面的成功而被選中的。
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找到所有潛在的接觸者。一個由150多名指定“接觸者追蹤員”組成的團隊追蹤到了每個人。法西納說,這種追蹤是這類工作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尤其是在奈及利亞,那裡的“房屋並非總是可以透過街道號碼追蹤到”。根據《MMWR》論文中的資料,在所有可能接觸到病毒的人都被精確定位後,工作人員進行了驚人的18,500次面對面訪問,以檢查這些接觸者中是否有發燒和其他與埃博拉相關的症狀。法西納指出,這些檢查需要一些勸說。為了讓人們與追蹤員會面,還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來消除圍繞該疾病的社會汙名。
任何出現症狀的個體都會被迅速轉移到隔離病房進行進一步檢測,檢測可以在拉各斯大學教學醫院當地完成,以便快速診斷。一旦確診埃博拉病例,患者將被轉移到專門的埃博拉病毒治療中心。即使是那些檢測結果呈陰性但表現出類似埃博拉症狀的接觸者也會被隔離——與埃博拉患者分開——直到所有症狀都消失。隨著病例的確診,應急行動中心追蹤了更多的接觸者,並對潛在的傳染區域進行了消毒。
除了接觸者追蹤和快速隔離外,“社會動員員”團隊還在埃博拉接觸者住所周圍的區域開展宣傳活動,向另外約26,000戶家庭提供健康資訊。有效地向更廣泛的公眾傳達這些資訊是另一項挑戰。範德比爾特大學的沙夫納指出,確保人們對政府有信心——並理解政府正在努力做什麼——絕對是關鍵。其中一部分是控制他所謂的“焦慮爆發”。
對美國的教訓
到目前為止,美國的疫情與奈及利亞的疫情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美國等國家可以從中吸取一些教訓”,法西納說。“傳染病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但管理方式可能不同”,導致結果大相徑庭。
沙夫納同意美國的應對措施並非完美。“毫無疑問,我們在臨床方面和公共衛生方面都犯了錯誤,臨床方面包括誤診以及醫院的培訓和監督不足,公共衛生方面則允許一名受感染的護士在接受監測期間乘坐商業航班,”他說。“既然我們已經犯了錯誤,就不應該再犯第二次。”
美國政府機構似乎正在學習。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加強了其針對處理傳染病患者的醫護人員的安全規程,並且更加嚴格地進行接觸者監測。例如,世衛組織建議,即使是使用過個人防護裝備並遵守所有安全規則處理埃博拉患者的醫護人員和清潔人員也應被視為“密切接觸者”並接受21天的監測。這與達拉斯未經培訓的醫護人員形成對比,他們治療了美國的指示病例(很可能使用了不太理想的防護裝備),最初只是被要求進行自我監測。
關鍵的經驗是:協調、追蹤和監測。《Eurosurveillance》的作者指出,“奈及利亞的經驗為該地區尚未受到[埃博拉]疫情影響的國家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國家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教訓。“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免受風險……[但]快速識別病例和強有力的干預措施可以阻止傳播。”
全球戰鬥
公共衛生專家一致認為,降低其他國家爆發疫情風險的最佳方法是阻止西非的疫情蔓延。根據世衛組織的最新統計資料,截至10月17日,約有9,216人感染該疾病,至少有4,555人死亡。病例主要發生在疫情發源地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與更西邊的鄰國相比,奈及利亞有何不同?
正如《Eurosurveillance》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樣,奈及利亞在指示病例確診後採取的迅速行動有助於防止疫情更廣泛地蔓延。“相比之下,幾內亞最初的疫情在數週內未被發現,”他們寫道。“這種檢測延遲促進了病毒向獅子山和賴比瑞亞的跨國傳播,而追蹤和控制傳染性個體的困難,有時甚至是不可能,加劇了局勢,並導致這些國家的疫情至今仍未得到控制。”
沙夫納說,現在在那些國家,生病或接觸過病毒的人太多了,無法追蹤。獅子山10月10日宣佈將為人們提供簡陋的工具包,以便在家中照顧患病的家庭成員,這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可以肯定的是,這將防止病人前往人滿為患的醫療中心,結果卻被拒之門外,並可能在此過程中感染他人。但是,沙夫納指出,“將個體從家庭中轉移出來的核心公共衛生理由是,你要中斷傳播。” 在準備好更多護理設施以接收大量湧入的患者之前,疫情將繼續不受追蹤和追蹤地蔓延。
疫情被遏制和全面爆發之間的區別通常也歸結為資源問題以及資源可以多快地到位。“在三個受災嚴重的國家,”雷金戈爾德說,“糟糕的現有基礎設施以及由於貧困、內戰和腐敗造成的不充足的資源和能力”使得執行標準的疫情控制公共衛生措施幾乎不可能。時間至關重要:“要應對失控的疫情,需要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人員配備、資源和資金,”雷金戈爾德說。“它們到達或到位的時間越長,這項工作就越困難。”
在奈及利亞,應對團隊能夠從州合作伙伴、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那裡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人員和工具,以立即成功地對疫情發起攻擊。《MMWR》論文的作者寫道,“國家準備工作應考慮如何快速獲得資源,為應對的早期階段提供資金。”
法西納說,“每個國家都需要評估其準備情況,並且必須準備好立即應對[緊急情況]。 “奈及利亞並沒有完全準備好,”但他們及早發現了指示病例,然後立即採取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