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和厄運如何共同導致消防員喪生?

在亞內爾野火的陰影下,調查人員正在尋求致命事故的答案

在狂風肆虐的大火奪走了亞利桑那州亞內爾附近19名“熱點”消防員的生命三天後,調查人員已經開始著手確定自然和偶然因素如何戰勝消防部門最精銳的隊伍。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們的熱點隊伍是我們最精銳的消防員。他們接受過幾乎所有情況的訓練,”熱點消防員資深人士、現任林業局西南地區消防行動健康和安全專家的貝基·利文斯頓說。

她說,一個嚴重事故調查小組已被派去了解事故的事實。其調查結果可能需要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最終確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已知的情況是,在星期五下午晚些時候,閃電引發火災時,該地區的條件已經具備了點燃的條件。大火穩定燃燒到週日,在三位數的溫度和強風中,大火蔓延到約 2,000 英畝的面積。

火焰迅速蔓延到亞內爾西部的乾燥草地和灌木叢中,突破了小鎮的邊界,摧毀了 200 多座建築物。消防官員說,這支由 19 名成員組成的“熱點”隊伍(第 20 名成員在其他地方,沒有受傷)當時正在維護火線的一側,這時風向突然改變,將大火吹回他們。

一些隊員部署了防火的個人結構,這是在逃生路線被切斷時的最後一道防線。直升機支援試圖到達被困的隊員,但被大火逼退。

這19名年輕人的喪生被認為是60年來最嚴重的野外火災災難,也是自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以來消防員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大自然扮演著一張王牌
熱點消防隊是所有消防員中訓練最精良的隊伍之一,並保持著該行業最高的身體素質標準。消防官員經常將他們比作陸軍遊騎兵和海軍海豹突擊隊——小型、協調一致的專家小組,訓練有素,可以在需要的地方發揮力量。利文斯頓說,熱點隊伍可以為聯邦、州或地方機構提供補充。

這 19 人隸屬於一個名為花崗岩山熱點隊的部門,是亞利桑那州普雷斯科特市消防部門的成員。

但專家表示,即使是訓練有素的隊伍也可能被氣象條件的“完美風暴”所淹沒。在週日災難發生前的幾天裡,許多這些條件都在起作用。

與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一樣,亞利桑那州已經遭受了兩年多的持續乾旱。根據美國乾旱監測圖,該州大部分地區目前處於“嚴重”乾旱預警之下,而東部和中部地區則存在極度乾旱的地區。

在 6 月 25 日更新的一張地圖中,“乾旱監測”顯示,一個極度乾燥的地區正懸掛在亞內爾鎮所在的亞瓦派縣上空。

炎熱乾燥的天氣會吸走地表的水分,從而加劇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亞瓦派縣是該國曆史上乾旱的地區,在過去七個月裡,其降水量約為預期降水量的 50%,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國家氣象局負責人布賴恩·克利莫夫斯基說。

但這種乾旱氣候還會對火災條件產生另一種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更令消防員擔憂。

“當一個地區如此炎熱乾燥時,如果引入少量降水的形式的溼氣,你會立即看到大量的蒸發,而降雨的蒸發會導致冷空氣的產生,”克利莫夫斯基說。“冷空氣是漂浮的,密集的——它會落到地面,衝出去,擴散。這就是你會在雷暴之前看到強風的起因。”

週日,亞內爾火災周圍發生了很多雷暴。儘管氣象學家沒有完整的資料來確定風的起源,但現場的觀測結果與人們會將多種風暴鋒聯絡起來的那種強勁、陣風、不規則的風是一致的,克利莫夫斯基說。

亞內爾坐落在皮普爾斯山谷的一個角落,三面環山。西南協調中心的預測服務氣象學家查克·麥克斯韋爾說,這種複雜的地形可能有助於引導風向改變。

“你最終得到的是最大程度的混亂潛力,”麥克斯韋爾說。

關注天空,為地面部隊服務
這些情況一直持續到週一,並且隨著氣溫略微降低和少量降水的到來,週二略有緩和。

持續的惡劣天氣使許多消防隊無法行動,儘管亞利桑那州的大部分野外消防員此時已被部署到該地點。週二晚上,在全國消防準備級別從 2 級升至 3 級後不久,聯邦消防機構準備接管行動的管理。

在準備級別 3 級時,多個地理區域需要聯邦資源的大力支援。最高級別是 5 級,僅在最嚴重的野火年份才會達到。

除了地面部隊、空中和後勤支援外,聯邦政府還經常向現場作業的消防隊提供事故氣象學家 (IMET)。這些 IMET 駐紮在全國各地的國家氣象局辦公室,並在消防指揮部建立後應其要求進行部署。

麥克斯韋爾說,由於亞內爾山火移動如此迅速,當 19 名熱點消防員的位置被淹沒時,指揮部仍在建立中。

在昨天參觀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與天氣中心的操作層時,代理 NOAA 局長凱瑟琳·沙利文說,熱點消防隊通常是 IMET 支援的主要候選者。

“不是過度猜測,但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讓我們的 IMET 加入週日被大火吞沒的那種熱點隊伍,”她說。“那種使大火轉向他們的極其迅速的風向轉變,正是 IMET 試圖保護消防員免受的那種即將發生的危險、快速移動的危險。”

斯蒂芬妮·佩奇·奧格本為本報告做出了貢獻。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新聞專線》。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