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虔誠?這個問題的答案通常側重於文化或教養的作用。儘管這些影響很重要,但新的研究表明,我們是否相信上帝也可能與我們在多大程度上依賴直覺與分析性思維有關。2011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表明傾向於依賴直覺的人更可能相信上帝。他們還表明,鼓勵人們憑直覺思考會增加人們對上帝的信仰。
在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威爾·熱爾韋和阿拉·諾倫扎揚在這些結果的基礎上發現,鼓勵人們進行分析性思考會降低他們相信上帝的傾向。總而言之,這些發現表明,信仰可能至少部分源於我們的思維方式。
熱爾韋和諾倫扎揚的研究基於我們擁有兩種相關的不同思維方式的觀點。理解這兩種通常被稱為系統1和系統2的方式,對於理解我們對宗教信仰的傾向可能很重要。系統1思維依賴於捷徑和經驗法則,而系統2思維依賴於分析性思維,往往更慢,需要更多努力。解決邏輯和分析問題可能需要我們覆蓋系統1思維過程以啟用系統2。心理學家已經開發了許多巧妙的技術來激勵我們這樣做。熱爾韋和諾倫扎揚使用其中一些技術,研究了啟用系統2是否會導致人們不再相信上帝和宗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一項活動中,熱爾韋和諾倫扎揚給參與者提供了五組隨機排列的單詞(例如“high winds the flies plane”),並要求他們刪除一個單詞並重新排列其他單詞以構成一個更有意義的句子(例如“the plane flies high”)。那些解開包含與分析性思維相關的詞語(例如“reason”或“ponder”)的句子的參與者,不太可能表示同意上帝存在的說法。研究發現,人們在研究進行前幾周測量的先前對上帝是否存在的信仰,與結果無關。
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更微妙的方式來啟用分析性思維:讓參與者填寫一份調查問卷,測量他們的宗教信仰,問卷以清晰的字型或難以閱讀的字型印刷。先前的研究表明,難以閱讀的字型透過迫使志願者放慢速度並更仔細地思考他們正在閱讀的內容的含義,從而促進分析性思維。研究人員發現,與那些用清晰字型完成相同調查問卷的參與者相比,用不清晰字型完成調查問卷的參與者表達的信仰較少。
這些研究證明了我們的思維傾向(其中許多可能是天生的)促成宗教信仰的另一種方式。這也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絕大多數美國人傾向於相信上帝。由於系統2思維需要努力,我們大多數人傾向於儘可能依賴我們的系統1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