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考者如何失去對上帝的信仰

當分析性思維提升時,宗教信仰會下降

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虔誠?這個問題的答案通常側重於文化或教養的作用。雖然這些影響很重要,但新的研究表明,我們是否相信也可能與我們在多大程度上依賴直覺與分析性思維有關。2011年,哈佛大學的阿米泰·申哈夫、大衛·蘭德和約書亞·格林發表了一篇論文,表明傾向於依賴直覺的人更可能相信上帝。他們還表明,鼓勵人們進行直覺思考會增加人們對上帝的信仰。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威爾·熱爾韋和阿拉·諾倫扎揚在最近發表於《科學》雜誌的論文中發現,鼓勵人們進行分析性思考會降低他們對上帝的信仰傾向。這些發現共同表明,信仰可能至少部分源於我們的思維方式。

熱爾韋和諾倫扎揚的研究基於我們擁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它們既有區別又相互關聯。理解這兩種通常被稱為系統1和系統2的方式,可能對理解我們對宗教信仰的傾向很重要。系統1思維依賴於捷徑和其他經驗法則,而系統2則依賴於分析性思維,往往更慢且需要更多努力。解決邏輯和分析性問題可能需要我們推翻系統1的思維過程,以便啟動系統2。心理學家已經開發了許多巧妙的技術來鼓勵我們這樣做。熱爾韋和諾倫扎揚使用其中一些技術,檢驗了啟動系統2是否會導致人們遠離對上帝和宗教的信仰。

例如,他們讓參與者觀看與反思性思維相關的藝術品影像(羅丹的《思想者》)或更中性的影像(米隆的《擲鐵餅者》)。觀看《思想者》的參與者在隨後的調查中報告了較弱的宗教信仰。然而,熱爾韋和諾倫扎揚想知道,向人們展示藝術品是否可能使思維和宗教之間的聯絡過於明顯。在接下來的兩項研究中,他們建立了一項更微妙地激發分析性思維的任務。參與者收到五組隨機排列的單詞(例如,“高 風 飛機 飛”),並被要求刪除一個單詞並重新排列其他單詞,以建立一個更有意義的句子(例如,“飛機飛得高”)。他們的一些參與者被給予包含與分析性思維相關的單詞(例如,“分析”,“推理”)的亂序句子,而其他參與者被給予包含中性詞(例如,“錘子”,“鞋子”)的句子。在 unscrambling 句子後,參與者填寫了一份關於他們宗教信仰的調查。在這兩項研究中,這種對分析性思維的微妙提醒導致參與者表達了較少的對上帝和宗教的信仰。研究人員發現,參與者先前的宗教信仰與他們在研究中的表現之間沒有關係。分析性思維降低了宗教信仰,無論人們最初的宗教信仰有多深。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最後一項研究中,熱爾韋和諾倫扎揚使用了一種更微妙的方式來啟用分析性思維:讓參與者填寫一份測量他們宗教信仰的調查問卷,該問卷以清晰的字型或難以辨認的字型印刷。先前的研究表明,難以辨認的字型透過迫使參與者放慢速度並更仔細地思考他們閱讀內容的含義來促進分析性思維。研究人員發現,與填寫清晰字型調查問卷的參與者相比,填寫不清晰字型調查問卷的參與者表達的信仰較少。

這些研究表明,我們的思維傾向(其中許多可能是天生的)在另一種程度上促成了宗教信仰。它也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絕大多數美國人傾向於相信上帝。由於系統2思維需要大量的努力,我們大多數人在可能的情況下傾向於依賴我們的系統1思維過程。證據表明,我們大多數人更容易相信而不是懷疑。根據蓋洛普2005年的一項民意調查,每4個美國人中就有3個至少相信一種超自然現象。其中最受歡迎的信仰是超感官知覺 (ESP)、鬼屋和鬼魂。此外,結果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我們中的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相信。之前的研究發現,人們在看待世界中的意圖原因方面存在差異。思維方式的這些差異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我們中的一些人更可能成為信徒。

為什麼以及如何分析性思維會減少宗教信仰?雖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但熱爾韋和諾倫扎揚推測了幾種可能性。例如,分析性思維可能會抑制我們相信影響世界的超自然力量的自然直覺。或者,分析性思維可能只是導致我們推翻相信的直覺,並減少對它的關注。重要的是要注意,在所有研究中,參與者的宗教信仰、性別和種族差異很大。沒有發現這些變數與人們在研究中的行為有顯著關係。

熱爾韋和諾倫扎揚指出,分析性思維只是人們可能持有或不持有宗教信仰的眾多原因之一。此外,這些發現並沒有說明宗教信仰的內在價值或真理——它們只是說明了我們何時以及為什麼容易相信的心理學。最重要的是,它們提供的證據表明,我們的信仰不是靜態的,而是會因情況而異地發生巨大變化,而我們並不確切知道為什麼。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一篇您想撰寫的同行評審論文?請將建議傳送給“心智問題”編輯加雷思·庫克,他是《波士頓環球報》一位獲得普利策獎的記者。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 聯絡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