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蘋果電腦公司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微軟的 Windows 作業系統深受消費者青睞,而蘋果公司試圖透過改進 Macintosh 作業系統來重新贏得市場份額的努力均以失敗告終。在經歷了數年的嚴重財務虧損後,該公司選擇收購一家名為 NeXT 的新興軟體公司。在購買 NeXT 軟體的權利的同時,此舉也使蘋果重新獲得了公司創始人之一,已故的史蒂夫·喬布斯的服務。在喬布斯的領導下,蘋果恢復了盈利能力,現在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史蒂夫·喬布斯的創造力。
然而,儘管喬布斯作為一位創造天才的正面形象廣為人知,但他也有著鼓勵審查制度、“忽視誠實和正直”、貶低員工以及從事其他道德上可疑的行為的負面聲譽。喬布斯這些截然不同的形象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一位受到如此普遍正面評價的執行長,同時也會被指控從事如此卑鄙的行為?事實證明,答案可能與喬布斯備受許多人欽佩的特質有關。
在最近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哈佛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創造力可能會導致人們做出不道德的行為。在五項研究中,作者表明,有創造力的人更有可能不誠實,並且那些被誘導進行創造性思維的人更有可能不誠實。重要的是,他們表明,這種效應並不是因為有創造力的人往往更聰明,而是創造力會讓人更容易為其不道德的行為找到理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一項研究中,作者對一家廣告公司的員工進行了一項調查。該調查詢問員工他們有多大可能從事各種不道德的行為,例如將辦公用品帶回家或誇大商務費用報銷。還要求員工報告他們的工作需要多少創造力。此外,作者還要求公司高管對公司內的每個部門進行創造力評級。
那些表示他們的工作需要更多創造力的人也傾向於自我報告更有可能從事不道德的行為。如果高管表示某個特定部門需要更多的創造力,那麼該部門的個人往往會報告更有可能從事不道德的行為。
作者假設,正是創造力透過使人們能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辯解而導致了不道德的行為,但鑑於研究的相關性,很難確定這是否正確。畢竟,不道德的行為導致人們更具創造力,或者存在其他導致創造力和不誠實的因素(例如智力),也可能同樣正確。為了探討這一點,作者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實驗中,參與者被誘導進入創造性思維,然後獲得了作弊的機會。
研究人員透過讓參與者完成“打亂句子任務”來誘導人們進入創造性思維。在這裡,要求參與者從打亂順序的五個詞中組成一系列四個詞的句子。例如,當給出單詞 sky、is、why、blue 和 the 時,參與者可能會寫出句子“the sky is blue”。此外,一些參與者獲得的打亂句子中包含與創造力相關的詞語,如 original、novel 或 invention,而另一些參與者的句子中則不包含此類詞語。先前的研究表明,這種型別的操作會引導人們更具創造性地思考。
在創造力啟動後,要求參與者在實驗者看不到的情況下擲骰子。他們被告知,他們的報酬將以美元支付,金額為他們報告的骰子點數。例如,如果骰子顯示為三,他們將獲得三美元。此衡量方法巧妙地衡量了作弊行為,因為擲骰子的平均點數應為 3.5。與此平均值相差很大的結果意味著,在此背景下,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在謊報骰子的點數。
此外,研究人員猜測,創造力會導致不道德的行為,因為它使人們能夠更容易地為自己的行為找到理由。研究先前表明,每當人們做出可能被視為不好的事情時,他們都會傾向於透過為自己的腐敗行為找到一些理由來減少這種行為的“不良性”。例如,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報稅時不夠誠實,你可能會透過告訴自己這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或者它並沒有真正傷害任何人來為自己辯解。
因此,如果創造力主要透過幫助人們為不誠實行為找到理由而導致不誠實,那麼如果人們已經有了某種理由,創造性思維就不應影響人們作弊的可能性。為了檢驗這一觀點,研究人員透過允許某些參與者擲多次骰子,但告訴他們只有第一次擲的骰子有效,從而為他們提供了“理由”。事實證明,增加人們提出理由的難易程度的一種方法是讓他們觀察到幾乎發生但沒有發生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在第一次關鍵投擲後第二次投擲中擲出六點,應該會讓人們更容易為自己的不誠實行為辯解。
結果發現,當被要求擲一次骰子時,沒有被創造力啟動的人相對誠實。另一方面,被創造力啟動的人的行為更加不誠實,平均報告的骰子點數高得多。此外,當人們擲多次骰子時,這種效應消失了。也就是說,當人們獲得幫助來思考理由時,創造力對作弊沒有影響。這種結果模式似乎證實了創造力有助於人們為不誠實的行為提出理由。
這些研究表明,創造力的確存在陰暗面。也許,鑑於此資訊,許多領域中最優秀、最聰明的人經常被發現從事各種不道德的違法行為,這不足為奇。史蒂夫·喬布斯是一位具有標誌性和創造力的執行長,但他也是一個普通人,與其他任何人一樣,都受到相同行為原則的約束,包括他爆發性創造力的這些缺點。對於金融公司的負責人及其對抵押貸款支援證券的剝削,僱用有創造力的人並在組織內部提倡創造力的趨勢可能對業務有利,即使這對我們其他人來說非常不利。
您是一位專門從事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一篇您想撰寫評論的最近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請將建議傳送給《心理問題》編輯加雷思·庫克,他是《波士頓環球報》的普利策獎獲獎記者。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 與他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