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同睡,即與寶寶同床睡覺的做法,在現代社會中存在爭議。支持者認為它可以增強親子關係,而反對者則擔心安全問題。現在,一項人類學研究為這場辯論增加了一個新的發現:與孩子同睡的父親的睪酮水平往往明顯低於在不同房間睡覺的父親。
聖母大學的人類學家李·格特勒比較了菲律賓男性在有孩子之前和四年後的睪酮水平。根據2012年9月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報告稱與孩子在同一張床上睡覺的男性,其夜間睪酮水平急劇下降,而在另一個房間睡覺的男性則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關於女性的研究表明,與孩子同睡的母親會間斷性睡眠。格特勒和他的合著者寫道,男性睡眠的中斷也可能降低睪酮的產生。
在同一人群中進行的先前研究表明,全身心投入照顧孩子的父親更有可能睪酮水平較低,這表明荷爾蒙波動可能有助於男性成為好父親。“較低的睪酮水平可能使男性更多地關注伴侶和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冒險行為和與其他男性的競爭——這可能與育兒投入相沖突,”格特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