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重構已滅絕生物(例如恐龍)的 DNA 有多近?我們需要克服哪些技術障礙?最近的克隆技術進展是否使我們更接近這一目標?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蒙大拿州立大學博茲曼分校的古生物學家、落基山脈博物館館長傑克·霍納(Jack Horner)回覆說

“我們離能夠重構已滅絕生物的 DNA 還很遙遠,事實上,要復活恐龍或其他已滅絕很久的生物的 DNA 可能是無法實現的。我們擁有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現存生物的 DNA,但我們仍然無法僅憑 DNA 克隆任何活著的動物。至於已滅絕的分類群,尚不清楚 DNA 是否真的能存活超過幾千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確鑿地證明他們可以從已滅絕的物種中提取 DNA。”

“最近實現的克隆是在細胞層面完成的,而不是在 DNA 鏈的層面。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任何已滅絕分類群的活細胞。沒有細胞,我們就無法完成與綿羊相同的克隆,而且在無法獲得古代 DNA 或無法從 DNA 克隆的情況下,目前甚至無法預測何時才能實現這種事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報道有關當今世界正在形成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而且,即使我們能夠從已滅絕的分類群中獲得 DNA,並且知道如何克隆 DNA,我們仍然需要在創造精確的胚胎條件方面面臨另一個障礙。例如,我們如何合成恐龍蛋或其精確的環境?障礙太多了!”

英格蘭南米姆斯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研究主任托馬斯·林達爾(Tomas Lindahl)補充說

“從已滅絕很久的生物中回收的 DNA 嚴重降解,因此不適合任何未來的重建嘗試。可重複回收的最古老的 DNA 序列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地區猛獁象身上發現的一些短片段線粒體 DNA。這些 DNA 片段的年代為 50,000 年至 100,000 年。沒有從猛獁象細胞核中提取到 DNA,但線粒體序列足以表明猛獁象與大象密切相關(這已從化石記錄中得知),並且顯然存在三個亞種的猛獁象。”

“早期關於從恐龍骨骼或琥珀中包裹的昆蟲中回收數百萬年前 DNA 片段的傳聞報告,在最近的廣泛調查中被證明是無法重複的。1997 年 4 月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的一項來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小組的大型細緻研究尤其令人信服。初步的陽性報告現在可以歸因於試劑或裝置被非古代 DNA 的微不足道的汙染。那些化石中曾經存在的真正古代 DNA 已經完全降解,即使以片段形式也無法回收。”

所以,“侏羅紀公園”仍然只是科幻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