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任何患有慢性疼痛的人都知道,它不僅僅是一種令人不快的身體感覺。思維模糊、記憶力差、焦慮和抑鬱常常伴隨長期疼痛,這表明這種情況更像是一種全腦疾病,而不僅僅是疼痛訊號失控。西北大學的新研究揭示了一種可能的原因:海馬體受損,海馬體是學習、記憶和情緒處理的關鍵區域。
研究人員使用解剖腦掃描發現,患有慢性背痛或複雜區域疼痛綜合徵的人的海馬體比健康人小。然後,他們研究了小鼠,以進一步瞭解該區域如何導致慢性疼痛的認知副作用。《神經科學雜誌》4月25日報道稱,患有慢性疼痛的小鼠在情緒學習測試中遇到困難,並且比正常小鼠表現出更大的焦慮樣行為。在海馬體中,電訊號和生化訊號被破壞。最引人注目的是,小鼠未能產生新的海馬體神經元——海馬體是成年小鼠和人類可以生長新神經元的少數大腦區域之一。
首席研究員 A. Vania Apkarian 懷疑,在人類身上觀察到的海馬體大小差異可能反映了在小鼠身上觀察到的神經元生長不足和其他問題。如果沒有新的神經元形成,記憶和情緒過程也會受到損害。Apkarian 說,這項工作強調了將“我們與慢性疼痛相關的痛苦”視為一種基於大腦的疾病的重要性,除了試圖針對其在身體中感知到的來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