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城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克萊·希爾茲解釋道。
這其中的細節取決於計算機執行的作業系統(OS),但基本原理往往是相似的。電腦磁碟將資訊儲存在一系列稱為扇區的塊中,每個扇區通常為 512 位元組長。每個扇區都有一個數字,作為其在磁碟上的地址。磁碟上的檔案被分割成多個扇區。這些扇區可能位於一起,但如果一個位置沒有足夠的連續空間,則可能會分散在磁碟上。作業系統有一個索引機制來跟蹤哪些扇區屬於哪個檔案——具體機制因作業系統而異,但它們都這樣做。此外,由於扇區是透過數字定址的,而人們更關心名稱而不是數字,因此作業系統還儲存一個目錄,將檔名對映到關於哪些扇區包含檔案資訊的索引條目。
作為一個類比,可以將磁碟視為一個檔案櫃,其中包含一長串連續編號的資料夾,每個資料夾只能包含幾頁資訊。如果某個文件太大而無法僅容納在一個資料夾中,則可能會將其拆分到多個資料夾中。檔案櫃的第一個抽屜裡放著一個大目錄,其中列出了檔案櫃中所有文件的列表。與特定文件關聯的資料夾編號包含指向包含文件各個部分的所有其他資料夾的索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檔案被刪除時,儲存在各個扇區中的資訊不會被擦除,因為擦除過程包括覆蓋扇區,速度相對較慢。只有當某個扇區需要用於其他檔案時,才透過用新資料重寫該扇區來覆蓋它,這樣速度會快得多。因此,當用戶“刪除”檔案時,檔案的目錄條目要麼被刪除,要麼透過將檔名的第一個字母更改為特殊字元(同樣因作業系統而異)來標記為已刪除。然後,索引條目和扇區可用作新檔案的空間,但在需要之前保持不變。
因此,如果索引資訊和扇區尚未被重用,則可以恢復已刪除的檔案。如果自檔案刪除以來計算機活動很少發生,則恢復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最好儘快嘗試恢復檔案。在僅更改目錄條目的作業系統中,恢復程式很容易操作。它們掃描目錄中具有表示“刪除”的特殊字元的檔名,並顯示要恢復的檔案選單。當選擇意外刪除的檔案時,目錄條目將被更正,檔案將重新出現。在其他作業系統中,恢復程式的任務更加複雜。目錄中的名稱可能會丟失,使使用者更難找到她想要的特定檔案,並且程式通常必須查詢所有索引資訊並嘗試從其各個扇區恢復檔案。此外,由於扇區可能已從檔案中間重用,因此只能恢復檔案的部分內容。
答案最初發表於 2003 年 12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