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自然》雜誌
大腦如何響應和處理來自不同種族群體的人的影像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可能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伊麗莎白·菲爾普斯於 2000 年領導了該領域的首批研究之一,她告訴《自然》雜誌她對該領域的最新回顧揭示了關於種族神經科學的什麼。
心理學告訴我們關於種族的什麼?
社會心理學家區分人們表達的態度和他們的內隱偏好。這可以使用內隱聯想任務進行研究,該任務衡量初始的評估性反應。它包括要求人們將諸如黑人和白人等概念與諸如好和壞等概念配對。你會發現,大多數美國白人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出將黑人和好配對,而將白人和壞配對的反應,反之亦然。這揭示了他們的內隱偏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您對神經科學文獻的回顧顯示了什麼?
我的同事和我發現,在種族處理的神經影像學研究中,有一個大腦區域網路被持續啟用。該網路與決策和情緒調節的迴路重疊,包括杏仁核、梭狀回面孔區 (FFA)、前扣帶皮層 (ACC) 和背外側前額葉皮層 (DLPFC)。
你之前的工作顯示了什麼?
我們 2000 年的研究首次將種族偏好與大腦活動聯絡起來。我們測量了眨眼驚跳,這是一種人們在聽到巨響時表現出的反射反應。許多研究表明,當人們感到焦慮或在他們認為是負面的事物存在時,這種反射會被增強。我們發現內隱偏好與增強的驚跳反應相關,並且兩者都與杏仁核啟用的程度相關。
神經科學如何與心理學模型相符?
FFA 中的活動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所有這些研究都使用人臉的照片。杏仁核與情緒有關,可能與我們看到來自其他種族群體的人時做出的自動評估有關。我們認為 ACC 和 DLPFC 參與更復雜的功能。人們傾向於表現出無意的種族偏見跡象,即使他們有動機不帶偏見,因此 ACC 可能參與檢測這些衝突。你可以有一個內隱偏見,並選擇不採取行動,而 DLPFC 可能試圖調節與我們平等主義的目標和信念相沖突的情緒反應。
那麼那些公開抱有偏見的人呢?
在有極端觀點的人中發現差異並不太令人驚訝,但我不確定我們看到的會比誇大的[情緒]反應更多。我們對“正常”人更感興趣。那些更有內在動力不帶偏見的人表現出更大的 ACC 活動,而那些持有極端觀點的人顯然具有明確的、故意的種族偏見,並且不在乎控制他們的情緒反應。
這項研究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我們研究的大多數美國白人都表現出對他們自己群體的內隱偏好。他們沒有惡意,但因為他們多次將黑人與例如犯罪聯絡在一起,他們的決定都帶有這種聯絡,無論他們是否認為這是準確的。在法律程式的每個階段都有無意的種族偏見的證據。儘管其目標是平等主義,但對非裔美國人的判刑卻大相徑庭。就業中也存在偏見。
這項研究應該如何進展?
我們需要調查我們的內隱偏好如何與我們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聯絡起來。我們希望利用這些知識來減少種族偏見的意外後果——我們所做的不符合我們信念的事情。一個問題是缺乏對此類工作的資金。很難為這種研究提供資金,因為它與健康關係不大。一種方法是將神經經濟學的複雜工具應用於調查無意識偏見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這項研究還可以與新興的情緒控制研究聯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