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當下:關於失憶症、記憶和愛的故事
作者:邁克爾·D·萊蒙尼克。
Doubleday出版社,2017年(27.95美元)
大眾科學的編輯萊蒙尼克,對朗妮·蘇·約翰遜進行了細緻的描述,她是一位藝術家和音樂家,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腦部病毒感染,這摧毀了她回憶過去和形成新記憶的大部分能力。令人驚奇的是,病毒使她的許多其他認知部分完好無損,包括她的語言、活潑的性格以及寫作、繪畫和演奏中提琴的能力。由於約翰遜在患病前比以前研究過的任何其他失憶症患者都更有成就,因此她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機會來了解記憶是如何產生、儲存和檢索的——例如,生病後,她無法識別許多著名的藝術作品,但卻能完美地回憶起如何畫水彩畫並描述她的技巧。萊蒙尼克詳細描述了約翰遜積極參與這項研究的情況,並寫道她如何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儀中唱歌來放鬆心情。他還向讀者介紹了約翰遜的母親和姐妹,以及她在紐約州庫珀斯敦鎮的鄰居和藝術家社群,他們團結起來幫助她,例如在醫院為她演奏音樂,並確保她可以繼續進行藝術創作。—克里斯汀·戈爾曼
睪酮霸王龍: 性、科學與社會的迷思
作者:科迪莉亞·範恩。
W. W. Norton出版社,2017年(26.95美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普羅大眾的意識中,激素睪酮幾乎被賦予了神話般的地位,經常被認為與各種離奇的壯舉有關,例如導致2008年的金融崩潰(據推測是因為它驅使男性主導的華爾街走向極端程度的冒險行為)。但心理學教授範恩證明,睪酮“既不是國王也不是造王者——並非通常認為的那樣,是具有競爭力和冒險精神的男性氣質的強大荷爾蒙本質。”她回顧了研究歷史,表明睪酮的影響不如通常認為的那麼強大和可預測,並且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也不像大眾認為的那樣差異巨大。此外,她令人信服且饒有趣味地證明,儘管存在刻板印象,但冒險、競爭和養育等特質並非“本質上”屬於某個性別,也不能歸咎於當今社會男性和女性之間缺乏平等。
同類相食: 一部完全自然的史書
作者:比爾·舒特。插圖:帕特里夏·J·溫恩。
Algonquin Books出版社,2017年(26.95美元)
許多動物為了交配、育兒或僅僅是為了飢餓而同類相食。這包括生物學教授舒特,他為了撰寫這部幽默史,曾吃過烹製胎盤骨髓。故事的開胃菜是對自然界中同類相食現象的探索,例如魚類父母吞食自己的卵,或者蜘蛛在交配時吃掉伴侶的腹部。人類是這本書的主菜。有時我們在巨大的壓力下會互相吞食,例如著名的唐納黨事件,19世紀的先驅們在暴風雪將他們困在內華達山脈後吃掉了死者。我們甚至為了所謂的藥用價值而食用其他人:藥房在1908年還在出售埃及木乃伊粉;今天,一些母親為了未經證實的健康益處而食用自己的胎盤。帕特·溫恩迷人的畫作也為本書增色不少,她的藝術作品也曾為本雜誌增光添彩。—瑞安·F·曼德爾鮑姆
現代死亡: 醫學如何改變生命的終結
作者:海德爾·瓦萊奇。
St. Martin's Press出版社,2017年(26.99美元)
過去一個世紀的醫學進步為醫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來延緩死亡,使預期壽命越來越長。但瓦萊奇醫生寫道,我們對死亡以及如何預防死亡了解得越多,生與死之間的界限就越模糊:“如今,如果不進行一系列測試,我們甚至無法確定某人是生是死。”他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更公開地談論死亡,研究和人類經驗都將受益。為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瓦萊奇揭開了關於細胞和身體如何死亡的已知和未知的神秘面紗,同時敏感地探討了圍繞生命終結不斷變化的文化景觀,包括在社交媒體上發推文和分享自己衰退細節的患者。他的故事充滿了關於他親眼目睹人們在現代社會中走向死亡的不同方式的富有同情心的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