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抱負的軍閥們,請注意。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弄清楚了馬其頓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2年是如何在海上建造一條近一公里長的道路,從而襲擊推羅島的。根據從現在黎巴嫩地區採集的地質樣本,他們得出結論,島嶼和海岸曾經被一片水面下幾米深的沙地連線起來——非常適合透過人工橋樑通行。
法國艾克斯-普羅旺斯歐洲地球科學環境研究與教學中心的地理考古學家尼克·馬里納表示,今天的島嶼實際上更像是一個半島,透過被稱為連島沙洲的沙地延伸部分與海岸相連。但研究人員從未研究過連島沙洲的歷史,以檢視它是否能揭示亞歷山大對推羅的攻擊,他說。
在征服波斯和埃及的途中,亞歷山大沿著腓尼基海岸行軍,迅速控制了所有主要城市,除了島嶼城邦推羅——當時主要的貿易前哨——它拒絕投降。“在他從馬其頓出發的旅程中,之前的所有定居點幾乎都沒有抵抗就投降了,”馬里納說。“當然,這些定居點都位於陸地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亞歷山大的軍隊圍攻該島七個月。馬里納說,在圍攻期間的某個時刻——具體時間尚不清楚——他的工程師建造了一條長長的堤道,或高架道路,以便襲擊推羅的防禦工事。他說,他們如何能夠建造這條據推測是用木材和石頭鋪成的道路,仍然是個謎。
為了從地質學中尋找答案,馬里納和同事分析了他們從現代連島沙洲中鑽取的長長的沉積物巖芯。他們得出結論,在8000多年前,推羅是一個大約六公里寬的島嶼,但在6000到8000年前之間,海平面上升到足以將其面積縮小到四公里。
馬里納及其同事在本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上報告稱,新近沉沒的島嶼內陸部分使得海浪更難越過島嶼到達海岸。因此,來自海岸的沉積物得以在海岸和島嶼之間的空間中積聚。“這意味著,”馬里納說,“堤道的基礎可以鋪設在相對較淺的水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