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暴露最脆弱的珊瑚

一項新的指數圖表顯示哪些珊瑚最有可能在全球變暖中遭受損害

Getty Images/iStockphoto/Thinkstock Images (火星)

如果去年的里程碑式巴黎氣候協議在今年或明年初生效,它很可能在沒有其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的幫助下生效。

這是因為,在去年在促成協議中發揮主導作用之前,在過去二十年裡一直為國際氣候行動舉起火炬的歐盟,並沒有出現在下週在紐約市舉行的簽字儀式前承諾早期採用該協議的國家名單上。

幾乎沒有歐盟最終不會成為去年在法國首都以外達成的協議的締約方的可能性。事實上,包括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和生態部長塞戈萊納·羅亞爾在內的50多位歐洲領導人將出席下週的簽字儀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由於28個國家集團內部的後勤原因,預計它將在2017年或2018年這樣做——很可能是在其他國家促使其生效之後。

“如果我要列出一份我需要在今年讓這項協議生效的國家名單,我會依賴歐洲人嗎?不會。”環境辯護基金會全球氣候副總裁納撒尼爾·基歐漢說。“但是,我是否會期望他們在18個月內或更長時間內做到?當然。”

該協議很可能比2020年早得多生效,並且可能最早在今年生效。 當締約方今年晚些時候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下一次高級別峰會時,該協議並非不可能生效。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該協議需要 55 個國家正式採用,並有第二個規定,即必須由佔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 55% 的國家批准。

各國正在排隊幫助達到這個門檻。預計在4月22日,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開放協議供簽署時,將有130多位國家代表在場。

28個議會增加了混亂

美國和中國上個月底承諾將在年底前成為締約方,兩國加起來佔世界排放量的38%,使該協議在溫室氣體排放閾值方面處於觸手可及的距離。中國及其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一週後承諾在開放日簽署該協議,然後“儘快啟動必要的國內批准、接受或批准程式,以促進該協議及時生效”。

如果印度、巴西和南非加入美國和中國的行列,迅速朝著批准邁進,也許還有加拿大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排放國加入,那麼這個門檻將很容易實現。像已經採取措施批准該協議的四個島國——斐濟、帛琉、馬爾地夫和馬紹爾群島——這樣的小排放國也正在排隊以達到 55 個國家的門檻。

歐洲面臨著更艱鉅的任務。如果不給所有28個成員國議會時間來完成他們的工作,歐盟就無法批准一項協議。

哈佛氣候協議專案主任羅伯特·斯塔文斯說:“儘管歐盟在(締約方大會)中作為一個實體進行談判,但批准過程需要各個國家及其議會採取行動。” “而且歐洲是異質的。”

預計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將在今年夏季就收緊排放交易體系(ETS)進行投票,該體系涵蓋公用事業部門和重工業。排放交易體系之外的部門(建築物排放、交通運輸等)的減排量將根據國內生產總值分配給整個集團的國家,富裕國家將大幅削減。議會和理事會也將被要求在夏季之前考慮“分擔努力”立法。

然後在秋季,布魯塞爾將提出政策提案,說明各國如何選擇透過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提高效率或採取其他步驟來兌現其減排份額。還將公佈綠化電網和交通系統的提案。這項多管齊下的政策旨在實現該聯盟的共同巴黎承諾,到2030年將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減少40%。

並非所有歐洲人都希望採取行動

然後,各國需要獲得各自議會的批准,這一過程因國家而異,可能會延續到 2017 年。歐洲議會也需要這樣做。只有當所有 29 個議會都完成工作後,成員國才能與歐盟一起透過通知聯合國他們同意接受約束來加入《巴黎協定》。屆時,他們還必須通知聯合國每個成員國將為歐盟的集體目標貢獻的個別排放限額。

斯塔文斯指出,地區政治和經濟狀況也將發揮作用。 雖然他稱之為歐洲“核心國家”——法國、德國和英國——是氣候行動的堅定支持者,但南部國家正經歷嚴重的經濟困難。而東歐國家——尤其是波蘭——嚴重依賴煤炭,並且更抵制限制其使用的政策。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歐洲不會成為早期採用者。但歐洲人強調,這種較慢的軌跡是其政府系統固有的,並不表示承諾減少。事實上,由於國內政策支援《巴黎協定》,歐盟國家可能不太可能退出該協議,例如美國,美國將僅憑總統的權力加入該協議,並且在共和黨總統的領導下也很容易退出該協議。

但是,如果該協議在沒有歐盟的情況下生效,人們仍然對歐盟——它經常扮演世界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良心的角色——會受到怎樣的待遇存在疑問。

在下一次聯合國峰會上可能會做出一些歐盟沒有正式參與的決定。歐盟是氣候援助的重要來源,觀察人士表示,其他國家不太可能利用這種情況來強行透過對歐洲不利的規則制定。

世界資源研究所國際氣候主任大衛·瓦斯科說:“很難想象《巴黎協定》的締約方不希望歐盟參與該協議下關鍵規則的決策過程的情況。” “因此,我認為會找到一種方式來確保這種參與。”

在批准該協議之前,歐洲可能會持有“觀察員”身份,有權對談判文字草案提交正式意見,並在該過程中發表宣告。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電訊。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