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誠實度:你的個人資料有多失真?

Facebook 個人資料往往能準確反映人們的個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社交網站是瞭解您好奇但從未見過的人的一種方式——例如,您正在決定是否聘用的潛在員工。但是,當您瀏覽某人的個人資料時,您可能會期望有些許誇大其詞:一張過分討人喜歡的照片,在“關於我”部分中慷慨措辭的簡介。然而,《心理科學》三月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Facebook 使用者不會為了反映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而歪曲他們的個人資料。

在這項研究中,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德國美因茨大學的研究助理查看了研究參與者的 Facebook 個人資料,然後猜測他或她在心理學研究中使用的“大五”常見人格測量(外向性、宜人性、神經質、開放性和盡責性)中的得分。接下來,他們將基於 Facebook 的結果與來自個人資料所有者的實際人格測試分數以及來自他的或她的四位“熟人朋友”(他們也評估了這個人的性格特徵)的結果進行了比較。研究助理在五項指標中的四項上都取得了成功——除了神經質,這通常很難衡量。

像任何從關於一個人的有限資訊中做出的猜測一樣,性格評估並不完全準確——但它們比偶然預期的更接近這個人對自己的看法。過去的調查表明,這種適度的相關性相當於人們在第一印象後判斷某人性格的好壞程度。因此,如果您在面試前查看了潛在僱員的 Facebook,您或許能夠猜到您是會在第二天帶她參觀辦公室,還是會將她指向門口。

SA Mind 第 21 卷第 3 期本文最初以“網路誠實度:你的個人資料有多失真?”為標題發表於 SA Mind 第 21 卷第 3 期(),第 9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710-9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