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家鴿結合了精確的內部指南針和記憶中的地標,以重溯返回鴿舍的路徑——即使在上次飛行四年後。
測試非人類的記憶保持能力具有挑戰性;牛津大學動物學家多拉·比羅說,在研究中,“動物儲存資訊和下次需要檢索資訊之間間隔數年的情況很少見。” 在最近發表於《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研究中,比羅和她的同事比較了家鴿在鳥類從8.6公里外的農場建立返回鴿舍的路線後三到四年內的路徑。這項研究建立在2016年一項實驗的資料基礎上,該實驗中,鴿子在多次飛行中,在不同的社交環境中學習路線——單獨飛行,或與知道或不知道路線的同伴一起飛行。
研究人員使用臨時連線在鳥背上的GPS裝置的資料,將一群鴿子在2016年採取的飛行路徑與許多相同鳥類在2019年或2020年的路線進行了比較,期間這些鳥類沒有訪問過放飛地點。牛津大學動物學家和研究合著者朱利安·科萊特說,有些鳥類錯過了一些沿途的地標,但許多其他鳥類採取了“驚人相似”的路線,與它們在2016年使用的路線相似:“這就像它們上次飛到那裡只是前一天,而不是四年前。”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團隊發現,無論鴿子是第一次單獨飛行還是與他人一起飛行,它們記住路線的效果都一樣好,並且比那些在2016年沒有進行過旅行的鴿子表現得好得多。
保齡格林州立大學研究動物導航的維納·賓曼說,這個結果並不令人驚訝,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表示,這為家鴿非凡的記憶力提供了新的證實:“它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類認知能力與動物所能做到的能力之間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