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在票房和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成功表明,科學成就可以在電影院中閃耀。這對科學來說是好事,物理學和生物學在從《星際穿越》到《侏羅紀公園》系列的眾多熱門影片中都扮演著主角。但是,有一個關鍵的科學領域經常被描繪得很差:神經科學和心理學。
考慮到在巴拉克·奧巴馬總統的 50 億美元“腦計劃”之後,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腦時代”十多年了。在他宣佈一年後,我們得到的不是《侏羅紀公園》或《星際穿越》,而是《超體》,這部電影以所有關於大腦的謠言中,最頑固和最令人沮喪的謠言之一為中心——即我們只使用了我們大腦的一小部分。
小螢幕也沒有幸免。舉一個與我們密切相關的例子——派拉蒙 2023 年的《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的一集(“在食蓮者中”)。在到達一個神秘元素似乎有系統地抹去人們記憶的星球后,我們發現一些角色記不起他們的人際關係或個人歷史的任何事情。他們甚至記不起自己的名字。儘管如此,每個人都非常冷靜。他們安靜地互相幫助,每天早上重新建立日常活動和關係。但在現實中,那些與自身身份失去聯絡的人(例如,作為與年齡相關的疾病或中風的症狀)會發現這種損失非常痛苦。我們的身份感不能毫無代價地被剝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麼,為什麼人們對《奧本海默》的高度科學準確性感到興奮,而當《哈利波特》系列中鄧布利多的冥想盆(記憶碗)錯誤地假設人類記憶像影片錄影一樣準確時卻幾乎聳聳肩?這種差異部分可以透過我們如何看待物理學而不是心理學來解釋。人們很容易看到需要諮詢專家關於核物理和脫氧核糖核酸 (DNA) 等聽起來很複雜的主題。但是人們認為行為科學本質上不如物理科學複雜,即使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傾向於假設我們已經是如何運用我們思維的專家,依賴我們非科學的直覺——一種達寧-克魯格效應,其中我們高估了自己的專業知識。
此外,關於大腦和行為的謠言很頑固。很多人仍然相信我們只使用了我們大腦的 10%(錯誤),我們要麼是左腦學習者,要麼是右腦學習者(也是錯誤的),或者你可以學會用更少的睡眠來運作(一個睏倦的“不”)。不幸的是,我們傾向於將熟悉誤認為是準確,所以你聽到的說法越多,你就越有可能相信它——即使它是假的。
您可能會爭辯說,這些只是電影——它們是虛構的,不是要如此認真對待!我們不能在娛樂中容忍一點不真實嗎?
好吧。我們當然不是在爭論每部電影或電視節目的每一刻都需要完美地反映準確和當前的科學。但我們認為,當電影和電視節目出錯時,這很重要——不僅是因為電影製作人錯失了向觀眾普及這門科學分支的機會,還因為這些描繪有力地塑造了公眾對思維如何運作的看法。
對於那些以神經非典型個體為主角的故事來說,情況可能尤其如此。1988 年的電影《雨人》中,達斯汀·霍夫曼飾演一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男子,這部電影已成為公眾對自閉症認知的一部分,即使學者級技能相對罕見。期望每個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人都有“認知超能力”對心理健康造成了損害。最近,民間恐怖電影《仲夏夜驚魂》將躁鬱症描繪為導致兇殺和自殺,但患有躁鬱症的人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犯下暴力犯罪。 舉另一個例子,《閃靈》暗示擁有一個想象中的夥伴在心理上是不健康的。這種描述導致許多人錯誤地認為,這種童年想象的自然練習確實有害。電影製作人有責任準確地描繪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各個方面,因為這些描述會對公眾對這些主題的理解產生持久的影響。
幸運的是,可以在不損失任何戲劇性或敘事魔力的情況下,使故事在科學上更加準確。它甚至可以使這些故事變得更好。例如,記憶抹去的《星際迷航》一集在區分情景記憶和程式記憶方面做得很好——也就是說,在與個人的個人歷史相關的記憶和如何執行物理任務的記憶之間。對自己的身份一無所知的角色仍然可以做他們受過培訓的工作,例如進行肉搏戰或駕駛星際飛船。這反映了內側顳葉損傷患者的症狀,這會損害情景記憶,但會保留程式記憶(因為後者位於小腦,大腦的不同部分)。角色在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的情況下展示他們的技能的螢幕時刻是一些最有趣和最強大的場景。
為了保證更多這樣的成功案例,電影編劇應該邀請更多的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進入編劇室。我們非常願意!因此,我們對即將上映的 2015 年《頭腦特工隊》的續集寄予厚望,這是一部關於情緒如何塑造發展的感人電影。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是原版電影的顧問,使其能夠深入探討這些過程是如何運作的。雖然在某些方面不切實際——比如使用控制面板來管理我們反應的情緒人格化——但這部電影突出了情緒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塑造我們性格的作用。
阻礙這個簡單建議的是缺乏指導。美國公共廣播公司 PBS 的《科學走進電影》幾乎沒有一集涉及心理科學的任何方面。它也沒有在《好萊塢的實驗室外套》中獲得任何空間,這是一本 2013 年出版的詳細介紹電影製作人及其科學顧問之間相互作用的書。但我們希望,隨著電影製片人幕後興趣的增加以及專家建議的加入,腦科學最終將在紅地毯上輪到它。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