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陽性嬰兒在出生時開始治療效果更佳

儘管在許多地區不切實際,但該方法揭示了免疫系統如何對抗感染的線索

艾滋病毒。

新的研究表明,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對艾滋病毒感染的反應不如更成熟的免疫系統有效,因此艾滋病毒陽性嬰兒應在出生後儘快開始抗逆轉錄病毒療法。

儘管已知生命早期的治療是有利的,但週三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首次詳細展示了免疫系統的反應。多位專家表示,這項研究可能會激發治療艾滋病毒新生兒的努力,並可能為最終實現持久治療甚至治癒鋪平道路。

在這項研究中,波札那的 10 名艾滋病毒陽性新生兒在出生後數小時或數天內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艾滋病毒的黃金標準療法——而不是通常的四個月後。如果艾滋病毒陽性的孕婦正在接受治療,並且她體內的病毒量得到良好控制,她就不會將疾病傳染給嬰兒,儘管嬰兒的血液中會有艾滋病毒抗體。如果母親的疾病沒有得到良好控制,嬰兒可能會出生時就感染艾滋病毒。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尋找艾滋病毒陽性嬰兒,該團隊使用極少量的血液篩查了超過 10,000 名新生兒。研究人員確定了 40 名艾滋病毒陽性嬰兒,並在出生後幾天內開始用三種藥物混合療法治療他們。該研究報告了其中 10 名嬰兒的情況,他們現在已經快兩歲了,並將他們與直到四個月大才接受治療的艾滋病毒陽性嬰兒進行了比較。

該研究表明,早期接受治療的嬰兒在血液中的病毒水平和較低的免疫活動水平方面表現更好,這預示著疾病的程序。這項研究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拉根研究所、馬薩諸塞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以及波札那哈佛艾滋病研究所合作組織的研究團隊進行。該論文的資深作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免疫學家羅傑·夏皮羅在週二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嬰兒對藥物治療方案的耐受性良好,只有一名嬰兒因副作用不得不停止治療。

田納西州孟菲斯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的傳染病專家帕特·弗林說,對於這些嬰兒來說,接受治療的風險很高,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艾滋病毒感染可能會產生破壞性的神經系統後果,可能是因為大腦中持續存在的炎症。

該研究的作者引用了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的資料,稱每天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 300 至 500 名嬰兒感染艾滋病毒。 如果不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其中多達一半的人會在兩歲前死亡。拉根研究所和布萊根婦女醫院的共同作者兼傳染病專家馬蒂亞斯·利希特菲爾德在新聞釋出會上說,子宮內感染的嬰兒比出生時或母乳餵養期間感染的嬰兒面臨更糟糕的結果。夏皮羅說,讓所有艾滋病毒陽性孕婦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是防止她們將病毒傳染給嬰兒的最佳方法,但許多這樣的婦女在獲得治療方面面臨障礙。

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兒科醫生和傳染病流行病學家斯坦·維爾蒙德說,科學家們自 2008 年發表的研究以來就知道,儘早治療艾滋病毒陽性嬰兒會帶來更好的結果,但新論文為“為什麼會這樣提供了非常全面的科學依據”,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儘可能快可能太晚了。我們真的應該在出生時就進行治療。”

維爾蒙德說,與年齡較大的嬰兒或成人的免疫系統相比,新生兒的免疫系統要不成熟得多,但“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這就是為什麼嬰兒特別容易受到宮內感染的影響,宮內感染包括弓形蟲病、風疹、梅毒和寨卡病毒。他說,“鑑於這項研究的發現,艾滋病毒可以新增到該列表中。”

不幸的是,維爾蒙德說,認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出生的大多數艾滋病毒陽性嬰兒都可以在出生後不久得到治療是不現實的。“這項科學非常棒,”他談到這篇新論文時說,但它可能對現實世界沒有太大影響。“非洲的臨床相關性對我來說根本不明顯,”維爾蒙德補充道。

夏皮羅在會議上說,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數國家,嬰兒在出生後四到六週接受艾滋病毒檢測。這種做法使醫生能夠發現懷孕期間、分娩時或生命早期感染的嬰兒,但它錯過了如果孩子在出生時感染立即開始治療的機會。他承認,在出生時增加第二次檢測——就像南非現在所做的那樣——將是複雜且昂貴的,但“這確實是世界其他地區應該遵循的方向。”

弗林說,即使在美國很簡單的事情——例如從新生兒身上抽血,將血液送到實驗室,並將結果返回診所和家庭——仍然是“識別那些很早就被感染的嬰兒的主要障礙”。相反,確定 HIV 傳播高風險的婦女,並在檢測結果返回之前就對她們的嬰兒進行治療可能更有意義。但即使那樣,維持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庫存仍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一個問題,她說,為藥物付費的資金來源尚不確定。

維爾蒙德說,在美國,每年出生的嬰兒中,母親不知道自己是艾滋病毒陽性的嬰兒不超過 50 個,他們通常在出生時就被識別出來。維爾蒙德說,這項新研究應該“刺激產科醫生和兒科醫生在迅速診斷和治療這些新生兒方面更加積極主動”。

研究團隊計劃跟蹤這些嬰兒,並跟蹤他們繼續攜帶多少病毒“庫”。在美國的一項自然實驗中,所謂的密西西比嬰兒在停止治療兩年後,當她的艾滋病毒仍然無法檢測到時,被認為已治癒。但隨後疾病反彈,這表明早期積極的治療並非治癒方法。

為了改善艾滋病毒陽性兒童的長期治療,研究人員希望將一些嬰兒置於所謂的廣泛中和抗體之下——這種抗體可以識別並阻止多種型別的艾滋病毒進入健康細胞。他們想看看,從長遠來看,這些抗體是否可以替代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因為後者成本高昂、繁瑣且具有明顯的副作用。

斯坦福大學兒科傳染病和流行病學專家伊馮·馬爾多納多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她說這項新研究的真正益處可能不在於它如何影響艾滋病毒新生兒的護理,而在於它為即使在治療期間仍留在體內的艾滋病毒庫提供了見解。“這實際上是針對‘你如何實現治癒?’,而不是‘你如何治療嬰兒?’”她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