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海底測繪在各地發現驚人構造

巨大的珊瑚塔、廣闊的珊瑚礁和其他地貌令探險家著迷

珊瑚礁塔
南太平洋,澳大利亞約克角半島以東 50 英里。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使用多波束聲納繪製大堡礁北端以外的水下棲息地,這時他們發現了一座獨立的珊瑚礁塔,高達 1640 英尺,比帝國大廈還高。這個楔形底座的形狀像鯊魚鰭,寬度將近一英里,頂端距離海面僅 130 英尺。隨後,遙控潛水器的潛水顯示,這座塔上魚類眾多,而且沒有出現困擾大堡礁的珊瑚白化跡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海洋學家喜歡說,我們對月球表面的瞭解比對地球海底的瞭解還要多。這是真的。截至 2017 年,全球海底只有 6% 被測繪過,通常是由配備聲納儀器的船隻在當地海域來回直線航行完成的。

百萬丘珊瑚區
北大西洋,美國佐治亞州以東 100 英里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調查人員已完成“百萬丘”深海區的測繪。數千個珊瑚丘,每個高 30 至 300 英尺,覆蓋了 11,000 平方英里的海底,使其成為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深海珊瑚生態系統。在 2,000 至 2,600 英尺的深度,海底接收不到陽光,因此白色珊瑚不包含賦予淺水珊瑚礁顏色的共生藻類。當丘中的舊珊瑚死亡時,它們的骨骼為新珊瑚提供了基礎;一些丘已經生長了數千年。

圖片來源: 馬切伊·弗羅洛

但自那時以來,各國開始渴望在其自身的“專屬經濟區”內繪製海底地圖,這些經濟區從其海岸延伸 200 海里,部分原因是為了尋找可以使用大型採礦機械刮取的重要礦物。另一個推動力是“2030 年海底計劃”,這是一項由日本財團和非營利組織“國際海道測量組織”聯合開展的到 2030 年繪製地球整個海底地圖的努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賴德冰川基岩檻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地質學家們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謝拉德·奧斯本峽灣的賴德冰川前緣的冰損失量比格陵蘭島其他冰川的冰面要少。他們在峽灣中使用破冰船上的多波束聲納,發現了兩個平行的基岩檻(紅色),中間隔著一個盆地,橫跨峽灣。內側的基岩檻寬約 3.8 英里,高 1,600 至 1,900 英尺,阻止了相對溫暖的大西洋海水到達冰川並融化其底部,從而減緩了冰川的消融。

圖片來源: 馬切伊·弗羅洛

目標是收集和拼接世界各國政府、行業和研究機構完成的測繪工作。先前私有的水深測量資料的公開有助於擴大繪製區域。配備聲納的無人遙控潛水器可以長時間在水下巡航,從而加快了測繪速度。到 2022 年 6 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全球海底已有 21% 被測繪。專家們測繪得越多,發現的驚喜就越多——例如此處揭示的三個意想不到的、不尋常的地貌。

馬克·費斯切蒂擔任《大眾科學》高階編輯已有 17 年,報道可持續發展問題,包括氣候、天氣、環境、能源、食物、水、生物多樣性、人口等等。他負責委派和編輯記者和科學家撰寫的專題文章、評論和新聞,也以這些形式進行寫作。他編輯“歷史”欄目,該雜誌的部門關注貫穿始終的科學進步。他是兩本衍生雜誌的創始執行編輯:《大眾科學心靈》和《大眾科學地球 3.0》。他 2001 年為該雜誌撰寫的自由撰稿文章《淹沒新奧爾良》預測了像卡特里娜颶風這樣的風暴將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廣泛災難。他的影片《你死後身體會發生什麼?》在 YouTube 上的觀看次數超過 1200 萬次。費斯切蒂曾為《紐約時報》、《體育畫報》、《史密森尼》、《技術評論》、《快公司》等眾多媒體撰寫自由撰稿文章。他與全球資訊網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合著了《編織網路》一書,講述了全球資訊網是如何建立的真實故事。他還與微生物學家埃莉諾·利維合著了《新型致命疾病》。費斯切蒂曾任《IEEE Spectrum Magazine》和《Family Business Magazine》的執行編輯。他擁有物理學學位,並兩次擔任路易斯安那州百年學院公民文化阿塔韋研究員,該學院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2021 年,他榮獲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頒發的羅伯特·C·科恩科學新聞持續成就獎,該獎項旨在表彰其在地球和空間科學領域傑出報道的職業生涯。他曾出現在 NBC 的《會見媒體》、CNN、《歷史頻道》、NPR 新聞和許多新聞廣播電臺中。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費斯切蒂 @markfischetti

馬克·費斯切蒂的更多文章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27 Issue 2本文最初以“海底的每一寸”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27 卷第 2 期(),第 40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822-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