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豆飲食不影響生育能力,猴子研究表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亞洲女性的乳腺癌發病率遠低於美國女性,而亞洲女性平均攝入的大豆蛋白量高於美國女性。科學家們假設,被稱為異黃酮的植物雌激素透過降低卵巢激素水平來提供這種保護。一些研究人員推斷,如果是這樣,它們也可能損害生育能力。然而,昨天在美國生殖醫學學會年會上公佈的一項新的猴子研究結果表明,高大豆飲食不會影響生育能力。

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的傑伊·R·卡普蘭和他的同事研究了 96 只雌性猴子,它們的年齡大約相當於 30 歲的女性。在實驗開始之前,這些動物沒有吃過大豆。在六個月的時間裡,它們都吃了相同的以動物蛋白為基礎的飲食。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一半的猴子繼續保持這種飲食,而另一半猴子只食用大豆蛋白,大約是典型亞洲女性攝入量的兩倍。“大豆治療沒有改變月經週期的任何特徵,包括長度、出血量或激素水平,”卡普蘭報告說。“這表明大豆可能提供的任何針對乳腺癌的保護都不是來自月經週期的變化。”

儘管研究人員確定食用大量大豆不會影響生育能力,但他們的結果表明,壓力水平確實有負面影響。在研究期間,猴子以五到六隻為一群生活,並形成了自然的社會等級。處於從屬地位的動物比處於頂端的動物承受更大的壓力,並且卵巢激素水平和月經週期模式發生了不利變化。“我們的結果表明,高大豆飲食可能不會損害女性的生育能力,”卡普蘭說,“但我們的結果證實了早期的發現,即生育能力可能會受到壓力水平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