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的父母可能會被勸導接種麻疹疫苗

為了讓所有人都能接種麻疹疫苗,嘗試用小小的勸導來影響猶豫的父母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強大的麻疹保護依賴於數字:92%到94%。這是一個社群中必須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才能預防這種疾病的爆發。2013年,這種疾病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的兒童死亡人數超過了車禍或艾滋病。在這個免疫水平下,即使是未接種疫苗的人,病毒也很難找到受害者,直接經驗和疾病模型都顯示了這一點。例如,利比亞和坦尚尼亞已經超過了這個標準,疫苗接種率達到99%。美國卻因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的父母而拖了後腿,未能達到這一標準。科羅拉多州和俄亥俄州等州的疫苗接種率低至86%,全國平均水平為91%。結果,去年美國有644人感染麻疹——比2000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多。為了防止情況變得更糟,應該做些什麼呢?

一些政策制定者呼籲制定新的法律,要求所有學齡兒童都接種MMR(m麻疹、m腮腺炎和r風疹)疫苗。CNN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十分之八的美國人會支援這樣的法律。但強硬手段可能會適得其反,並加強反疫苗運動,這場運動的驅動力是擔心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和其他副作用。行為科學研究強調,一個更好的方法是用小小的勸導來改變其他猶豫父母的態度。

研究人員發現,當面對疫苗安全性的堅持時,那些強烈反對疫苗接種的父母甚至不可能接種疫苗。幸運的是,根據最近的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這樣的反對者只佔成年人的約9%。他們對疫苗與自閉症之間聯絡的恐懼通常源於1998年《柳葉刀》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欺詐性和撤回的研究。但專家表示,還有更多的人不給孩子接種疫苗,僅僅是因為他們不確定。例如,在蓋洛普民意調查中,52%的成年人尚未就疫苗和自閉症問題做出決定。這些猶豫不決的人可能會被勸導去接種疫苗。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接觸這些父母的最佳途徑是透過他們的兒科醫生,調查顯示兒科醫生是關於疫苗的最重要資訊來源之一。當醫生沒有堅決支援疫苗時,拒絕率就會上升。例如,2013年發表在《兒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將疫苗作為一種模糊的選擇(例如說,“您想對疫苗做些什麼?”)而不是作為護理標準(“嗯,我們必須打一些疫苗”)呈現時,父母拒絕的可能性增加了近18倍。告知父母他們的孩子將在下次預約時接種疫苗,比僅僅詢問他們希望孩子接種哪些疫苗,更能讓他們最終去接種疫苗。

對於那些對醫療機構的不信任加劇了他們對疫苗的猶豫(約佔猶豫群體23%)的父母來說,招募朋友和同齡人來傳遞資訊可能更有效。科學家在2014年《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報道,同儕壓力和社會規範是對是否接種疫苗的決定影響最強的因素之一。為了利用這一事實,在華盛頓州,一項公私合作的試點專案培訓支援疫苗接種的父母成為他們社群的倡導者。這些父母在社交媒體上傳播資訊,並在學校和社群活動中直接與鄰居交談。

簡單地要求人們提前計劃是另一種讓更多猶豫不決的人接種疫苗的方法。例如,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一家中西部公用事業公司的員工收到了一封信,提醒他們有資格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如果這封信促使他們寫下接種疫苗的日期和時間,他們接種疫苗的可能性比其他員工高出4.2%。 (流感疫苗不像MMR疫苗那樣有爭議,但重要的因素是依從性的變化。)

如果各州開始實施此類干預措施並尋找新的策略,我們就可以突破安全閾值。否則,我們將無法預防一種完全可以預防的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