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春天加沙致命衝突的展開,美國的新聞報道轉向了校園抗議活動。如果您觀看了相關報道,您很可能會問自己,這些抗議者的訴求究竟是什麼?也許是加沙停火?大學撤銷對支援以色列行動的產業的投資?切斷與以色列大學的聯絡?
您可能沒有得到多少答案。新聞報道可能會提及這些訴求,但通常只是順帶一提,詳細的解釋非常罕見。相反,大學抗議活動的新聞報道主要集中在抗議營地、佔領建築物以及與校園警察的衝突上。逮捕錄影的喧囂聲掩蓋了抗議活動的實質內容——削弱了其訴求被聽到的根本目標。
武裝衝突地點與事件資料專案 (ACLED) 確定,4月18日至5月3日期間,美國大學校園發生了553起抗議活動,但大多數人只看到了其中一小部分的報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至少從 20 世紀 80 年代起,我們就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嚴重的資訊不足。“抗議正規化”是四十年前新聞研究人員提出的,它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抗議報道常常無法告知公眾,並限制了抗議活動的影響。
簡而言之,大量研究考察了社會抗議活動的報道——包括左翼和右翼抗議活動,以及範圍廣泛的議題抗議活動——已經分離出相關新聞報道的共同特徵。結果表明,記者們遵循了一個資訊量不足的模板來報道社會抗議活動。這些特徵包括關注抗議事件而不是抗議議題,將抗議活動定位為抗議者與警察之間的對抗,而不是他們預期的目標,以及偏袒官方對抗議活動的看法,而不是更多樣化的知情觀點。該正規化還透過突出某些抗議者的粗魯、喧鬧或違法行為來貶低抗議活動;將抗議者邊緣化為與普通公民不同(回想一下越南戰爭時代的長髮嬉皮士,他們現在正在經營對沖基金);最後,最大限度地縮小抗議活動的有效性。研究還表明,當抗議者採取激進目標和極端策略時,新聞業對“抗議正規化”的堅持尤為強烈。
在加沙抗議活動中,新聞媒體傾向於報道容易接觸到的抗議活動,例如哥倫比亞大學的抗議活動——該大學位於宇宙媒體中心,非常便利——警察在那裡驅逐了抗議者的營地並佔領了一棟教學樓。抗議者與警察之間的衝突吸引了新聞攝像機,但當新聞報道將抗議活動描繪成與警察的衝突時,往往會使抗議者失去合法性。這裡的抗議者常常發現自己陷入兩難境地:他們必須提供戲劇性場面才能吸引媒體的關注,但當他們這樣做時,他們的問題就會在喪失合法性的零星報道中迷失。
考慮一下5月1日在谷歌上搜索“哥倫比亞抗議活動”時檢索到的頭條新聞。美聯社的這篇文章是“抗議正規化”新聞報道的典型代表。在文章的 27 個段落中,有 15 個段落包含喪失合法性的特徵,例如與警察的衝突、法律和規範的違反、逮捕和擾民行為。只有一段提到了抗議者的問題;五段批評了大學的回應;四段講述了大學與抗議者的談判。三段討論了抗議活動的負面後果,但沒有一段指出正面後果。抗議活動的實際意義幾乎完全缺失。
《紐約時報》互動資訊圖文章於 5 月釋出,透過展示一張地圖,標明瞭在每個校園中 2,900 名抗議者被逮捕或拘留的地點,進一步強化了加沙抗議活動是暴力的這一概念。
此類新聞報道告訴讀者,抗議活動是暴力的,抗議者是搗亂分子。新聞報道傾向於忽略和平抗議活動和抗議者。前述 ACLED 研究還表明,美國 97% 的加沙抗議活動是和平的,其中許多演變成衝突的抗議活動,只是在警察以武力驅散他們之後。
黨派人士抓住機會來放大對抗議活動的這種貶低。例如,德克薩斯州參議員特德·克魯茲將 2020 年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描述為“整整一年的反法西斯主義暴亂,全國各地的城市都在燃燒”,是“極端分子”“大規模騷亂和暴力”的一部分。然而,ACLED 的研究表明,94% 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活動“沒有暴力或破壞性活動”。同樣,警察實際上可能造成了大部分暴力事件,因為 51% 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遭到武力鎮壓”,包括催淚瓦斯、橡皮子彈和警棍。
那麼,人們為什麼要關心“抗議正規化”的新聞報道呢?社會抗議及其公眾容忍程度都是民主活力的象徵。美國提供了許多社會運動的例子,這些運動激發了急需的公眾辯論,並推動了社會變革:婦女選舉權運動、民權運動和反越南戰爭抗議活動,僅舉幾例。相比之下,社會抗議活動在俄羅斯、中國和緬甸等不那麼民主的國家處境艱難得多。
在美國,大多數公民只能透過新聞報道來了解社會抗議活動和引發抗議活動的政策。因此,“抗議正規化”框架可能會阻礙抗議運動在推動社會改革和政策變革方面可能產生的有益影響。例如,關於“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的大部分報道未能探討是否需要進行警察改革以及改革可能包含哪些內容,因為抗議活動的文字(和圖片)都集中在與警察的衝突上。
我們知道這會改變人們對抗議活動的看法。在我們的一項實驗中,200 名參與者觀看了三個不同程度遵循“抗議正規化”的電視新聞報道。我們發現,對“抗議正規化”的遵循程度越高,參與者就越會批評抗議者,越不可能認同他們的事業,越不會批評警方鎮壓抗議活動的行動,也越不可能支援抗議者的表達權。這種遵循程度還會降低人們對抗議活動的有效性、公眾支援和新聞價值的看法。
作為新聞觀眾,我們應該意識到,“抗議正規化”始終在塑造我們對抗議活動的看法。問問自己,您正在觀看的新聞是否甚至提到了抗議者的訴求,是否詳細報道了這些訴求的優點。還是新聞僅僅被框定為與警察的衝突,並以被抗議者的觀點為依據?
如果您自己曾經參加抗議活動,請記住“抗議正規化”將如何塑造關於您的新聞報道。您是否清晰地表達了您的目標,並“專注於目標”,制定了旨在透過實際決策者實現目標的策略?大學校園是方便的目標,但通常與被抗議的實體(例如國防承包商)的聯絡較為疏遠。最後,您是否避免採取侵略性策略(如破壞財產或與警察衝突),這些策略會落入“抗議正規化”的圈套,而是透過實踐非暴力來明確好人與壞人?抗議是美國公民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的一項基本權利。明智地使用它。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