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有多大

一項新的綜合研究發現,動物性食物產生的排放量約為植物性食物的兩倍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nimal-Based Foods Are Twice Those of Plant-Based Foods.

Amanda Montañez;來源:“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nimal-Based Foods Are Twice Those of Plant-Based Foods”,Xiaoming Xu 等人著,發表於Nature Food。於2021年9月13日線上釋出

與大多數與人類相關的事物一樣,我們吃的食物也帶有碳成本。根據週一發表在Nature Food上的一項新研究,土壤耕作、作物和牲畜運輸、糞肥管理以及全球糧食生產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所有其他方面,每年排放量超過170億公噸。動物性食物佔這些排放量的57%,植物性食物佔29%。研究人員希望,該論文詳細分析了每種農業實踐、動物產品、作物和國家對碳排放的貢獻程度,能夠幫助集中和微調減排努力。

儘管之前的研究已經估算了農業的排放量,但作者表示,這項工作更加詳細和全面。它使用了來自200多個國家的171種作物和16種動物產品的數​​據,以及計算機建模,來計算全球糧食系統各個要素(包括消費和生產)貢獻的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量。“如果我們想控制這些排放,我們需要計算一個良好的基線,”該研究的合著者、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氣候科學家 Atul Jain 說。

圖片來源:Amanda Montañez;來源:“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nimal-Based Foods Are Twice Those of Plant-Based Foods”,Xiaoming Xu 等人著,發表於Nature Food。於2021年9月13日線上釋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非營利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的食品和農業建模師 Liqing Peng 表示,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一致,該研究所於 2019 年釋出了自己的農業排放報告。她說,這項新研究對總排放量的估計值高於先前研究的範圍。這部分是因為它包含了農田管理實踐的資料,例如灌溉和種植,以及農場以外的活動,例如加工和包裝——這些數字很難獲得。“儘可能詳細地瞭解這些細分非常重要”,以便了解在哪裡集中減排研究和政策,Peng 補充道。

在研究檢查的食品中,牛肉生產是排放量的最大貢獻者,佔比高達 25%。在動物性產品中,其次是牛奶、豬肉和雞肉,依此順序。在作物類別中,水稻種植是最大的貢獻者——並且是所有產品中第二大貢獻者,佔總量的 12%。水稻排名相對較高的原因是甲烷產生細菌在水稻田淹水的厭氧條件下茁壯成長。繼水稻之後,與植物生產相關的最高排放量來自小麥、甘蔗和玉米。

至於各個地區的貢獻,南亞和東南亞是與糧食生產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最高的地區,也是唯一一個由於水稻種植而植物性排放高於動物性排放的地區。在國家中,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植物性食品生產排放量最高。這再次與水稻種植以及大量人口對食物產生高需求有關——這推動了更多土地轉化為農業生產。由於人口眾多,這些地區的人均生產排放量相對較低。人均排放量最高(以及區域總排放量第二高)出現在南美洲,原因是其肉類,特別是牛肉的產量相對較高。北美洲的人均生產排放量位居第二,其次是歐洲。

該研究還分析了糧食生產和消費各個方面造成的排放。農場活動,例如耕地或使用其他型別的裝置——以及將土地從森林或其他自然景觀轉變為牧場和農田——共同佔排放量的三分之二。

Jain 和他的同事希望使用這些結果以及計算機建模,來研究改變農田管理(例如,減少肥料使用或採用免耕土壤方法)如何減少排放。他們還想研究如何平衡全球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食物需求與阻止森林砍伐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新論文的核算中投入如此多的精力”以求全面,Jain 說。他的合著者 Xiaoming Xu,也來自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對在減少食品排放方面取得進展的前景感到樂觀。“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很多選擇,”他說。但 Peng 指出,要實現當前——以及雄心勃勃的——國際減排目標,意味著要弄清楚哪些方法不僅在經濟上最合理,而且在取得成果方面也能獲得最大的回報。“你想做一切事情,”她說,“但你不能同時做一切事情。”

Andrea Thompson 是一位負責環境、能源和地球科學的副編輯。她已經報道這些問題 16 年了。在加入大眾科學之前,她是Climate Central的高階撰稿人,負責報道氣候科學,並在Live Science擔任記者和編輯,主要負責報道地球科學和環境。她曾主持過小組討論,包括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媒體區的一部分,並曾在主要網路的廣播和電視採訪中露面。她擁有紐約大學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的研究生學位,以及佐治亞理工學院大氣化學專業的理學學士和理學碩士學位。在 Bluesky 上關注 Thompson @andreatweather.bsky.social

更多作者 Andrea Thompson 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