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僅100個城市的居民就占人類總碳足跡的20%。
這一比例與全球工業相關排放量相當,表明個人消費是二氧化碳過量排放的主要因素。這項分析計算了13000個城市的排放量,使其成為迄今為止對城市碳足跡進行的最廣泛的考察。國際研究小組表示,結果表明,少數城市的居民對一個國家的整體碳足跡做出的貢獻有多大。
在此項研究之前,研究小組只計算了大約150個城市的完整碳足跡。明尼蘇達大學的環境工程師安努·拉馬斯瓦米(Anu Ramaswami)表示,這項新研究的範圍更廣,為氣候科學家和公共官員提供了對當地排放資料稀少或不存在的大都市的寶貴見解,如德黑蘭。她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之前的計算主要統計了能源生產、商業、工業和交通運輸等因素相關的排放量,以得出城市的整體碳足跡。但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員丹·莫蘭(Dan Moran)表示,“對於每個城市,將所有這些部門加起來,單獨計算碳足跡實在太耗費人力了。” “我們需要採取更宏觀的視角”才能計算更多城市的排放量。因此,莫蘭和他的研究團隊從更廣闊的視角出發,依靠之前計算出的更廣泛範圍的碳排放量——從美國個別郵政編碼到歐洲、日本和中國的省份和州,再到國家排放量估算,然後估算每個城市佔這些資料的比例。
來源:阿曼達·蒙塔涅斯。資料來源:丹尼爾·莫蘭等人在《環境研究快報》中發表的“13000個城市的碳足跡”;2018年5月23日
該團隊透過收集當地收入資訊來分解資料,他們將收入作為排放量的指標:根據最新的科學文獻,財富越多,從事排放更多二氧化碳行為的能力和可能性就越大。該團隊使用這些資料以及人口估計數,計算出每個城市應該承擔的國家和州級排放量的多少。
這種方法只估算了碳足跡中家庭消費的部分,包括人們消費的食物的種植和運輸所涉及的排放,以及城市中使用的交通型別。但該方法不包括與工業和土地利用更直接相關的排放。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現,工業排放量佔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農業和土地利用加起來又佔四分之一。儘管排除了這些二氧化碳貢獻者,莫蘭表示,該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城市居民對整體碳排放量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個國家的消費相關碳排放量的大部分可能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例如,韓國首都首爾的居民約佔該國總碳排放量的45%;在英國,倫敦、曼徹斯特和伯明翰加起來貢獻了超過20%的全國排放量;而在美國,居住在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的人加起來約佔該國總碳足跡的近10%。
更多的人和財富意味著更多的碳排放量,這似乎顯而易見。但莫蘭對這些排放量在都市地區的集中程度感到驚訝。當他在研究中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的碳足跡是由該城市的公共交通選擇和建築基礎設施決定的時,他尤其感到震驚。最終,他認為這項於5月份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上的研究呼籲城市採取行動減少排放。莫蘭表示,如果城市改用更高效的能源,或將公共汽車改為電動,它們至少可以減少25%的排放量。“城市擁有巨大的力量,”他說,“而且我認為,在地方政府層面,你可以比國家層面更快地採取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