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金星是地球的有毒姐妹星。儘管這兩個世界的大小和密度相似,但我們這個行星鄰居的溫度卻高到足以融化鉛,環繞其旋轉的風速比行星自身旋轉速度快約 60 倍,而且大氣壓力是地球大氣壓力的 90 多倍。但有一些誘人的跡象表明,數十億年前的金星可能更像地球的雙胞胎。除了大小相近,這兩個世界也形成得很近,這表明它們是由相同的大量物質構成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與太陽的距離。由於金星離太陽近約 4100 萬公里,它接收到的陽光是地球的兩倍。但在數十億年前,稍微暗淡一些的太陽可能使金星相對涼爽,液態水可能彙集在廣闊的海洋中,對生命友好。
最近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金星不僅在遙遠的過去適合居住,而且可能在數十億年間都適合居住。來自 NASA 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邁克爾·韋(Michael Way)和他的同事將首個三維氣候模型——與用於預測地球上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的計算機模擬相同——應用於早期金星。由於之前的研究僅著眼於金星上的一維氣候模型(該模型考慮了入射和出射輻射,但沒有視覺化大氣層內雲層等複雜性),科學家們表示,與之前的研究相比,結果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後包絡計算與實際將其插入更復雜的模型之間存在真正的差異,”愛達荷大學的天文學家傑森·巴恩斯(Jason Barnes)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該團隊首先模擬了 29 億年前金星氣候可能的樣子。如此古老的日期要求研究人員對早期行星做出一些有根據的猜測,例如假設它有一個淺海,僅為今天地球海洋體積的 10%。但結果很清楚——29 億年前,太陽系第二顆岩石行星可能具有宜人的類地球溫度,徘徊在 11 攝氏度左右。然後,該團隊對大約 7.15 億年前的金星運行了該模型,發現即使在太陽熱量增加的情況下,自早期以來,該行星也僅升溫了 4 攝氏度。如此輕微的溫度升高將使該行星的液態海洋持續存在數十億年。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是什麼讓金星保持溼潤如此之久?根據模型,雲層發揮了關鍵作用。它們可能堆積在行星的白天側,充當反射入射陽光的明亮屏障,並且永遠不會在夜晚側形成,從而讓熱量輻射到太空中。“對我來說,真正的啟示是金星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適合居住,而時間是在行星上產生生命的關鍵要素之一,”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文學家洛裡·格萊茲(Lori Glaze)說,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這個建議為宜居性問題增加了一個新要素:時間。“宜居性不是靜態的,”行星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該論文的合著者大衛·格林斯蓬(David Grinspoon)說。“這不僅僅是空間中的一個點的問題,而是空間和時間中的一個點,以及行星可能保留海洋的時間有多長,以及這是否足夠長,可以被認為是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良好候選者。”
然而,這些涼爽的條件取決於金星在其年輕時期是否與今天看起來相同——儘管研究人員添加了海洋,但他們保持了金星今天的地形完整——以及它是否一直像現在這樣緩慢旋轉,需要 243 個地球日才能完成一次自轉。由於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相當不確定,研究團隊還模擬瞭如果金星在 29 億年前具有類似地球的地形或以稍快的速度旋轉,其氣候會是什麼樣子。差異是巨大的。如果山脈和海盆與地球相似,則溫度比金星地形高 12 攝氏度。如果自轉速度為 16 個地球日,則溫度比當前自轉速度下的水平升高 45 攝氏度。只有當行星緩慢旋轉時,才能形成保持氣候涼爽的雲層模式。
這個結果對系外行星世界具有深遠的影響。“對於那些非常靠近恆星的世界,如金星型世界,科學界應該謹慎對待,不要忽視它們,”韋說。如果一些關鍵特徵(如系外行星的地形和自轉速度)恰到好處,那麼宜居帶的內邊緣——太陽系中可能出現有利於生命的條件的區域——將比通常認為的更靠近宿主恆星。鑑於這些近距離世界比其他型別的行星更容易觀測和表徵,這一發現尤為重要。例如,備受期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通常被稱為哈勃望遠鏡的繼任者——可能只會研究緊貼宿主恆星的世界,這使得對火星甚至地球等軌道較寬的行星的觀測成為不可能。或者正如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拉維·科帕拉普(Ravi Kopparapu)所說:“我們使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最接近地球的觀測物件是圍繞涼爽恆星的金星。”
但格萊茲無法抑制她對最新研究的興奮,因為它照亮了我們家門口的一顆岩石行星。“金星是隔壁的行星,隔壁的姐妹星,而我們對它的瞭解卻如此之少,這真是令人驚訝,”她說。“我們對火星的瞭解比對金星的瞭解要多得多。它們[加上地球]是我們後院的三顆類地行星。如果我們不瞭解這三顆行星,以及是什麼使它們相同,又是什麼使它們不同,我們將很難解釋我們正在我們太陽系之外發現的新行星。”幸運的是,目前有兩項金星任務正在競爭潛在的飛行機會:一項是地球物理任務,它將以比以前更高的解析度繪製行星地圖。另一項是由格萊茲自己領導的任務,該任務將測量金星大氣層的組成。*這兩項任務都可能揭示金星過去的樣子。“仍然有更多重要的資料需要收集,以便對這些模型施加更嚴格的約束,而我們現在有能力收集這些資料。我們只需要任務,”格萊茲說。
*編者注(8/10/16):這句話在釋出後進行了編輯。原文錯誤地指出擬議的大氣層任務也將樣本帶回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