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地獄般的火災蔓延,引發健康和氣候問題

火災已在整個東南亞蔓延煙霧和霧霾

今年,超過 94,000 起火災,其中大部分發生在富含碳的泥炭地,已吞噬了島國印度尼西亞,將濃厚的刺鼻菸霧送入空中。霧霾正在影響那裡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數百萬人的健康。它也給政府官員製造了一場外交噩夢和執法難題。

過去幾年,季風雨曾透過自然撲滅那些在海綿狀、密集的泥炭森林中難以控制的火焰來提供緩解,但新的預測表明,今年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預示著降雨延遲,因此近期不會有緩解。

在上一次 1997-1998 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期間,印度尼西亞的火災持續肆虐數月,進入“雨季”,原因是乾燥的條件和季風的延遲到來。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氣候與社會研究所氣候小組負責人安德魯·羅伯遜表示,其厄爾尼諾現象預測表明,這是自 1950 年以來最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之一,並且 90 年代困擾該地區的糟糕狀況可能會再次發生。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所看到的是,這次厄爾尼諾現象確實非常特殊,”他說。“目前這些火災肆虐的地方,可能會持續燃燒長達一個月左右。”

結果,大量的碳透過火災釋放到大氣中。到目前為止,火災已釋放出估計 10 億噸的二氧化碳,約佔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的 3%,或比德國在 2013 年排放的碳還多,根據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研究員 Guido van der Werf 的計算

或者換句話說,自 9 月以來,在 26 個場合,印度尼西亞火災的每日排放量超過了整個美國經濟的每日排放量,而美國經濟的規模是印度尼西亞的 20 倍。預計當總統佐科·維多多“佐科維”週一拜訪奧巴馬總統時,火災和排放將成為討論的話題。

“這些火災產生的排放量巨大,但與化石燃料和農業部門等其他排放源相比仍然相形見絀,”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但是,我確實認為我們將看到這些火災對全球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但如果你考慮到整體情況,最終它只是一個次要來源。一切都是相對的。”

無論是否相對,van der Werf 認為該國大約處於火災季的中途。根據他基於衛星資料的計算,火災釋放的排放量在某種程度上低於 1997 年破壞性火災年的水平,但高於 2006 年,即近期歷史上排放量第二高的年份。

國際林業研究中心森林與環境研究主任路易斯·弗肖特正在與一個實地研究團隊合作,使用紅外光譜儀測量泥炭釋放的溫室氣體。他說,消防工作看起來不足。他說,在一個案例中,30 名軍人帶著三個水泵和幾根軟管出現在 7,400 英畝的火災現場。消防員正在泥炭地挖溝以獲取更多水源,但這反而使泥炭乾燥,使其更易燃。

儘管溫室氣體排放量很大,但弗肖特表示,該地區人民的健康和經濟影響立即顯現。在加里曼丹中部,他交談過的一些農民表示,他們擔心霧霾會阻擋陽光並阻礙蔬菜產量。

“煙霧真的很濃,人們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應對它,”他說。“孩子們在沒有口罩的情況下四處奔跑,而且那裡的口罩不夠好。”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米里亞姆·馬利爾說,霧霾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她的研究重點是印度尼西亞火災對健康的影響。

根據印度尼西亞衛生部的資料,超過 120,000 人因霧霾和煙霧尋求醫療幫助。

土壤正在燃燒
馬利爾說,泥炭是一種非常密集的燃料來源,這意味著它會導致高水平的火災排放,從而導致空氣中的顆粒物。這對於年輕人、老年人和免疫系統受損的人的呼吸系統尤其危險。

馬利爾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我們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長期研究已經證實,成年人每年暴露於細顆粒物與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肺癌之間存在關係。”“還有研究表明,子宮內和出生後的早期暴露會導致嬰兒死亡以及以後的不良健康結果。”

每年,印度尼西亞都會遭受泥炭火災的困擾,這些火災是故意縱火的,即所謂的“刀耕火種”,目的是清理森林用於農業用途。大型棕櫚油和橡膠種植園是最大的兩種商品。

“但請記住,發生這些事件既需要乾旱也需要人類,厄爾尼諾現象絕不是‘罪魁禍首’,”van der Werf 補充道。

包括富裕的新加坡在內的該國鄰國猛烈抨擊印度尼西亞官員未能控制疫情爆發。

世界資源研究所森林專案全球主任奈傑爾·賽澤表示,印度尼西亞政府在過去幾周對火災的反應是強有力的。數千名軍事人員正在地面上撲滅火災,並且 180 度大轉彎,佐科維接受了外國的消防支援。目前,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的運水飛機已被部署,試圖撲滅南蘇門答臘一些最嚴重的火災。

印度尼西亞警方告訴媒體,他們正在調查可能擁有火災發生地土地的公司。國家警察發言人高階指揮官蘇哈爾索諾告訴《雅加達郵報》 10 月 12 日,他們正在調查 16 家公司是否參與火災,並已立案 244 起。

“為了撲滅火災,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賽澤說。“真正的大問題——真的,巨大的問題——是一旦火災被撲滅或熄滅……政府和總統是否會簡單地翻篇並忘記這場危機,還是他們會第一次真正認真地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賽澤表示,在國內層面,霧霾造成的巨大健康影響可能會迫使佐科維政府考慮重新調整其議程,將可持續土地利用問題置於首位。

“零毀林”承諾無法阻止火災
或者可能不會。上週,印度尼西亞首席自然資源部長裡扎爾·拉姆利告訴議會,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正在支援一個新的棕櫚油生產集團。這兩個國家生產了全球約 85% 的棕櫚油,已提議成立棕櫚油生產國理事會。該政府間組織將推動用一套共同商定的可持續林業措施取代“零毀林”承諾。

在過去的兩年裡,不斷增加的國際壓力促使許多大型棕櫚油公司簽署了“零毀林”承諾。

棕櫚油巨頭豐益國際有限公司於 2013 年 12 月做出的零毀林承諾引起了“行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並導致棕櫚油生產商的供應鏈發生了巨大變化(ClimateWire,2013 年 12 月 10 日)。唐恩品牌集團公司、康尼格拉食品公司、家樂氏公司、嘉吉公司、寶潔公司和瑪氏公司也做出了類似的零毀林承諾。

更多公司在去年 9 月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簽署了印度尼西亞棕櫚油承諾(ClimateWire,2014 年 9 月 23 日)。其他公司,如棕櫚油巨頭嘉吉、森那美集團、聯合利華和豐益國際,在峰會上簽署了《紐約森林宣言》(ClimateWire,2014 年 9 月 24 日)。

拉姆利辯稱,這些全面的承諾損害了可能沒有資源實施可持續措施的小型棕櫚油生產商。

“我們是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拉姆利作證說。“為什麼[應該]發達國家的消費者為我們設定他們想要的標準?”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譴責了這一決定。綠色和平組織東南亞森林活動家安妮莎·拉赫瑪瓦蒂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行業和政府正在利用對小型生產商的經濟擔憂作為藉口,以避免結束大規模毀林和泥炭排水,而這正是當前火災危機的根源。

拉赫瑪瓦蒂說:“如果佐科維總統真的想保護他的人民並阻止森林火災,他應該與進步公司站在一起,以確保行業的其他公司停止製造明年的災難。”

賽澤說,許多中小型棕櫚油生產商被排除在國際社會關於席捲整個行業的零毀林承諾的對話之外。他說,展望未來,許多挑戰之一將是更好地讓小型棕櫚油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以便繼續擺脫毀林,而毀林正是破壞性火災和霧霾的根本原因。

他補充說:“如果不採取重大措施,就沒有理由相信在 6 到 12 個月內不會再次發生重大火災和霧霾。”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