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重點一直放在呼吸問題和確保足夠的呼吸機上,但前線的醫生們正在努力應對一個新的醫學謎題。
除了肺損傷外,許多新冠病毒患者還出現心臟問題,並死於心臟驟停。
隨著來自中國和義大利,以及華盛頓州和紐約的更多資料湧入,越來越多的心臟專家開始相信新冠病毒可以感染心肌。一項初步研究發現,高達五分之一的患者出現心臟損傷,即使在那些沒有呼吸窘迫跡象的患者中,也會導致心力衰竭和死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正在形成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可能會改變醫生和醫院對患者的思考方式,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它還可能在對抗新冠病毒大流行中開闢第二戰場,需要對有既往心臟問題的人採取新的預防措施,對裝置提出新的需求,並最終為倖存者受損的心臟制定新的治療計劃。
“回答這個問題至關重要:他們的心臟是否受到病毒的影響,我們是否可以對此採取措施?”紐約市蒙特菲奧雷醫療系統的心力衰竭、心臟移植和機械迴圈支援負責人 Ulrich Jorde 博士說。“這最終可能會挽救許多生命。”
病毒還是疾病?
新出現的心臟問題是由病毒本身引起的,還是身體對其反應的副產品,這個問題已成為醫生在競相瞭解這種新型疾病時面臨的關鍵未知數之一。確定病毒如何影響心臟很困難,部分原因是嚴重的疾病本身會影響心臟健康。
“一個死於嚴重肺炎的人最終會因為心臟停止跳動而死亡,”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心臟病學教授兼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心臟病學》編輯 Robert Bonow 博士說。“你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進入你的身體,事情就會變得混亂。”
但是,Bonow 和許多其他心臟病專家認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透過四五種方式導致心臟損傷。他們說,一些患者可能同時受到不止一種途徑的影響。
醫生早就知道,任何嚴重的醫療事件,即使是像髖關節手術這樣簡單的事情,也會產生足夠的壓力來損害心臟。此外,像肺炎這樣的疾病會導致體內廣泛的炎症。反過來,這會導致動脈中的斑塊變得不穩定,從而導致心臟病發作。炎症還會導致一種稱為心肌炎的疾病,這會導致心肌衰弱,並最終導致心力衰竭。
但是 Bonow 說,在新冠病毒患者中觀察到的損傷可能是由於病毒直接感染心肌所致。初步研究表明,冠狀病毒附著在肺部的某些受體上,而這些相同的受體也存在於心肌中。
來自中國的初步資料
3 月,來自中國的醫生髮表了兩項研究,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患者心臟問題的普遍程度。兩項研究中規模較大的一項研究觀察了 416 名住院患者。研究人員發現,19% 的患者出現心臟損傷跡象。而那些出現心臟損傷的人的死亡率明顯更高:51% 的心臟損傷患者死亡,而沒有心臟損傷的患者死亡率為 4.5%。
在感染冠狀病毒之前患有心臟病的患者,之後出現心臟損傷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但一些沒有既往心臟病的患者也出現了心臟損傷的跡象。事實上,在感染期間出現心臟損傷且沒有既往心臟病史的患者,比患有既往心臟病但沒有新冠病毒引起的心臟損傷的患者更容易死亡。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有些患者比其他患者經歷更多的心臟影響。Bonow 表示,這可能是由於遺傳易感性,或者可能是因為他們接觸到更高的病毒載量。
Jorde 說,這些不確定性凸顯了密切監測新冠病毒患者心臟標誌物的必要性。如果紐約、華盛頓州和其他熱點地區的醫生能夠開始梳理出病毒如何影響心臟,他們也許能夠提供風險評分或其他指導,以幫助臨床醫生管理該國其他地區的新冠病毒患者。
“我們必須假設,也許,病毒直接影響心臟,”Jorde 說。“但找出原因至關重要。”
面臨障礙
然而,在危機中收集資料可能很困難。理想情況下,醫生會對心臟進行活檢,以確定心肌是否感染了病毒。
但是,新冠病毒患者通常病情嚴重,難以進行侵入性手術。更多的測試可能會使更多的醫護人員暴露於病毒。許多醫院沒有對隔離病房的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以避免將更多的工作人員帶入病房,並耗盡有限的口罩或其他防護裝置。
不過,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介入心臟病專家 Sahil Parikh 博士說,醫院正在做出協同努力,訂購所需的檢查,並將結果輸入醫療記錄,以便他們能夠理清心臟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都認識到,因為我們處於領先地位,無論好壞,我們都需要努力整理資訊並利用它來幫助推進該領域,”他說。
事實上,儘管患者激增,醫生們仍在繼續收集資料、整理趨勢,並近乎即時地釋出他們的研究結果。Parikh 和幾位同事最近撰寫了一份關於新冠病毒心臟併發症已知資訊的彙編,立即線上釋出了這篇文章,並在文章付印前添加了新的發現。
紐約、新澤西和康涅狄格州的心臟病專家正在透過一個至少有 150 名成員的 WhatsApp 群組分享最新的新冠病毒資訊。即使紐約的醫院在危機情況下執行,醫生們也在臨床試驗中測試新的藥物和療法,以確保他們從冠狀病毒中學到的知識可以在其他地方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分享。
這項工作已經導致醫院處理新冠病毒心臟影響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醫生們發現,這種感染可以模擬心臟病發作。他們將患者帶到心臟導管實驗室以清除疑似阻塞,結果卻發現患者並非真的心臟病發作,而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多年來,醫院一直在努力縮短患者從入院到醫生用球囊清除阻塞的時間,將疑似心臟病發作的患者直接送往導管實驗室,繞過急診室。入院到球囊置入的時間已成為衡量醫院治療心臟病發作效果的重要指標。
“我們現在正在從那一步退後一步,考慮讓患者被帶到急診室,以便他們可以得到簡短的評估,這樣我們就可以確定:這是真的有感染新冠病毒高風險的人嗎?”Parikh 說。“而我們稱之為心臟病發作的這種表現真的是心臟病發作嗎?”
新的協議現在包括請一位心臟病專家進行心電圖或超聲波檢查以確認是否存在阻塞。
“我們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護患者免受本不必要的手術,”Parikh 說,“但也是為了幫助我們決定在導管實驗室中使用哪種級別的個人防護裝備。”
理清病毒如何影響心臟應有助於醫生確定採取哪些療法來保持患者的生命。
Jorde 說,新冠病毒患者康復後,他們可能會因心臟損傷而產生長期影響。但是,他說,對於各種形式的心臟損傷,一旦病毒感染清除,就應該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不過,這可能會在大流行平息後,再次引發廣泛的醫療需求。
凱撒健康新聞 (KHN) 是一家報道健康問題的非營利新聞機構。它是凱撒家庭基金會的一個在編輯上獨立的計劃,不隸屬於凱撒永久。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 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