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20年前,一項小型研究提出,聆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可以提升心智功能。不久之後,標有“莫扎特效應”商標的產品開始吸引那些神經質的父母,他們希望讓自己的孩子走上通往常春藤盟校的快車道。佐治亞州州長甚至提議給那裡的每個新生兒贈送一張古典音樂CD或磁帶。
莫扎特療法的證據被證明是站不住腳的,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儘管最初的研究從未聲稱過任何超出暫時和有限的效果。然而,近年來,神經科學家已經研究了專注學習和練習音樂的好處,而不是偶爾播放莫扎特CD或玩電腦上的“大腦健身”遊戲。先進的監測技術使科學家能夠看到當你聽媽媽的話,每天下午實際練習一小時小提琴時,你的大腦內部會發生什麼。他們發現,音樂課程可以產生深刻而持久的改變,從而提高一般的學習能力。這些結果應該消除公職人員的錯誤觀念,即音樂課僅僅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在不斷困擾公立學校的預算危機中可以隨意拋棄。
研究表明,從小進行認真的樂器訓練可以幫助大腦更好地處理聲音,從而更容易在吸收其他科目(從文學到張量微積分)時保持專注。音樂方面有天賦的人能夠更好地專注於生物課,儘管教室裡很吵鬧,或者幾年後,當隔壁隔間的同事開始對下屬尖叫時,他們也能完成與客戶的通話。他們可以在被稱為工作記憶的心理草稿本中同時處理多件事情,這在當今這個多工處理的時代是一項 essential 的技能。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辨別音高和節奏的細微差別也有助於兒童或成人學習一門新語言。目前高中普通話課程的熱潮就是一個理想的例子。m¯a(高平調)和mà(降調)之間的區別代表著“媽媽”和“責罵”之間的區別。研究表明,音樂家比非音樂家更容易聽出你的m¯a是否在màing 你去練習。這些技能也可能幫助學習障礙者提高言語理解能力。
可悲的是,越來越少的學校為學生提供學習樂器的機會。在今年夏天的《自然評論·神經科學》中,西北大學的尼娜·克勞斯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巴拉特·錢德拉塞卡蘭研究了音樂如何影響大腦,他們指出,令人不安的趨勢是,音樂教育作為標準課程的一部分正在衰落。倡導組織“全民音樂基金會”的一份報告發現,從1999年到2004年,加利福尼亞州公立學校參加音樂課程的學生人數下降了50%。
我們對音樂對大腦的研究得出結論,音樂教育需要被保留下來——並且在需要時進行改進,當進一步的見解表明,例如,演奏單簧管或雙簧管所需要的專注力如何幫助一個問題學生更好地專注於數學課。當然,演奏樂器的主要原因永遠是吹奏樂器或彈奏和絃的純粹樂趣。但我們也應該努力將我們對音樂對發育中的大腦的有益影響的新知識納入課程。即使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從小時候就持續接觸樂器也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音樂不僅僅是“額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