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注意到,她有時聽不見手機鈴聲或家人從另一個房間喊她。聽力測試顯示,她的高頻聽力有輕度下降,這可能是與年齡相關的——她才60歲出頭,隨著年齡增長,高頻聽力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她還不需要助聽器,但她說她會監測情況,並在時機成熟時配戴。她很高興自己要求做了這項測試。
但沒多少人這樣做,大多數醫生也不會主動提供。即使約有14%的12歲以上美國人有聽力問題,成人聽力損失篩查也不是常規專案。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增加,70歲以上的人中有一半或更多有聽力問題。聽力損失通常是逐漸發生的,以至於許多人沒有注意到;其他人則忽視它。據估計,在可以從助聽器中獲益的成年人中,只有15%到25%的人使用了助聽器,而且在醫療保健服務較少的人群中,使用率最低。
然而,研究表明,即使是老年人的輕度或中度聽力損失也與認知衰退加速有關。聽力損失的人更有可能患上痴呆症,且患病可能性隨聽力損失程度的加重而增加。2020年,柳葉刀痴呆症委員會將聽力損失確定為日後患上該疾病的首要可改變的中年風險因素。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2023年7月,在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年會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耳鼻喉科醫生、科克利亞聽力與公共衛生中心主任弗蘭克·林展示了一項針對977名年齡在70歲至84歲之間且未經治療的聽力損失成年人的首創隨機臨床試驗的結果。一組接受了最佳實踐聽力護理,包括助聽器,另一組參加了一個關於成功老齡化的專案。三年後,助聽器對最健康的參與者沒有太大影響。但是,由於年齡和潛在的健康狀況而有較高痴呆症風險的參與者,如果他們佩戴了助聽器,認知變化會減少48%。
聽力損失若不加以治療,大腦的組織結構會發生變化,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聽覺神經科學家安努·夏爾馬說。研究表明,在患有輕度聽力損失的成年人中,灰質會減少。夏爾馬發現早期跡象表明,大腦的視覺和觸覺區域侵佔並重新利用了未充分利用的聽覺區域。聽力損失的成年人在工作記憶區域也表現出更多的活動;夏爾馬說,他們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才能聽清,這可能會耗盡認知儲備。
聽力損失還與更多跌倒、更高的醫療保健費用以及日益嚴重的孤獨和社會隔離有關。“聽力是健康老齡化的基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聽力學家和流行病學家尼古拉斯·裡德說,他與林一起參與了認知衰退研究。
聽力損失的這些後果促成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2022年做出決定,建立了非處方(OTC)助聽器類別。傳統助聽器由聽力學家驗配,一副平均價格為4000美元至5000美元,且不在醫療保險或大多數私人保險的承保範圍內。大多數新型OTC裝置的價格在500美元至1900美元之間。但該範圍內的質量差異很大。高階產品包括可定製裝置。價格較低的助聽器是預設的,選項有限——一種“一刀切”的方法,但並非真正適合所有人。
大多數OTC助聽器使用者仍然可以從獲得設定幫助和裝置故障排除中獲益。但幫助不必來自聽力學家。在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克利亞中心有一個成功的同伴指導計劃,為聽力損失的老年低收入成年人提供幫助。
評估新型裝置是否會縮小助聽器巨大需求與實際需求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現在還為時過早。在一項調查中,只有大約一半的非使用者表示,即使助聽器是免費的,他們也會使用。像惠普和捷波朗這樣受歡迎的面向消費者的品牌已經進入該領域,這可能會有所幫助。林說,克服恥辱的關鍵將是“渴望聽得清楚的普遍性”以及“每個人都在這樣做”的感覺。如果“無線耳機也變成助聽器,那將改變人們對使用聽力技術的整體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