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差異被發現與地理界線相關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美國,預期壽命因種族和地理位置而異——差異之大,以至於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將該國劃分為“八個美國”。 該報告以圖形化的細節描繪了健康不平等現象,可能有助於在區域範圍內採取有針對性的公共衛生措施。

不同種族和地區的美國人在預期壽命方面存在不平等現象,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為了更清晰地展現這種差異的地域性變化,研究人員使用人口普查資料和國家死亡報告,計算了美國每個縣各 racial group 的死亡率。 他們根據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和謀殺率的相似性,將這些種族-縣人口單位進行了合併。 他們最終確定了八個類別:黑人被分為高風險城市、南方農村貧困或“美國中部”亞組; 其他類別包括亞洲人、西部美洲原住民、阿巴拉契亞農村和密西西比河谷白人,以及白人美國中部,後者是迄今為止最大的群體,擁有 2.14 億人口。

各群體之間的預期壽命(截至 2001 年)差異高達 20.7 歲——這是 340 萬高風險黑人男性與 560 萬亞洲女性之間的差距。(請參閱上圖,瞭解按地區劃分的黑人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 與亞洲男性相比,同一高風險黑人群體的預期壽命仍然少了 15.4 年。 研究人員發現,自 1982 年以來,預期壽命的梯度一直保持不變。“如果你採用定義明確的人口亞組,就會發現不平等現象非常嚴重,”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團隊成員 Majid Ezzati 觀察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研究小組在其 9 月 12 日線上發表於《PLoS Medicine》上的論文中指出,15 至 64 歲人群的死亡率差異最大,而他們並非美國醫療系統的傳統關注物件。 在成年人中,損傷發生率的差異是造成這種差異的重要原因。 其他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和各種非傳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肝硬化。 鑑於這些疾病的眾所周知的風險因素,如吸菸、酗酒和肥胖,“我們真的應該專注於為最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干預措施,”Ezzati 說。

然而,地理位置並非全部。“你必須超越簡單地識別個體的特徵,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分佈,”密歇根大學的流行病學家 George Kaplan 說。“這可能與社會和經濟政策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