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聯合國氣候目標是否已被遺忘?

許多國家仍然努力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或更低

在未來幾周內,歷史性的巴黎氣候會議的大部分注意力將集中在試圖將全球變暖控制在 2°C 或 3.6°F 以下的複雜任務上,而在談判大廳裡,另一場關於一個已被許多人遺忘的目標的鬥爭將展開。

代表島嶼國家和其他家園最受海平面上升威脅的代表將推動正式透過一個長期被忽視的目標,即限制變暖在 1.5°C 或 2.7°F 以下。

這樣的目標將是雄心勃勃的。一些談判代表和旁觀者似乎已經放棄了將變暖限制在 2°C 以下的希望,更不用說 1.5°C 了。自 19 世紀以來,化石燃料燃燒、森林砍伐和工業化的其他改變氣候的標誌性特徵已經使氣溫升高了 1°C,使潮汐上升了 8 英寸以上。各國在會議前提交的減緩氣候變化的承諾,仍然可能導致變暖飆升至 3°C 或更高。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自 2010 年以來,許多人專注於不那麼雄心勃勃的目標,這使得低窪國家將變暖限制在 1.5°C 的渴望黯然失色。週三,聯合國釋出了最新的報告,以確認這一目標——與工業化前時期相比,將變暖限制在 2°C——可以透過大規模的全球合作努力來實現,這些努力將徹底改革能源供應鏈,並改革農業和森林管理。

“我們絕對認為將氣溫保持在 2 度以下仍然非常有可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在報告發布時告訴記者。“也不應將降至 1.5 度的範圍排除在外。”

當氣候代表在 2009 年哥本哈根會議期間同意“全球氣溫上升應低於 2 攝氏度”時,他們還同意在 2015 年前完成一項研究,比較該目標與將氣溫上升控制在 1.5°C 的替代目標的影響。一年後的談判中,談判代表同意考慮在“不久的將來”將 2°C 的目標收緊至 1.5°C。

在可能是歷史上最受期待的一輪氣候談判之前,最容易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國家政府認為,未來的時間已經到來。

哥本哈根要求的研究在5 月由聯合國釋出,基於對大約 70 位專家的訪談。它的結論是,採用 1.5°C 的替代方案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並且與允許地球變暖 2°C 相比,實現這一目標將帶來“有意義差異的高度可能性”。

“科學發現是 2 度是不夠的,”來自塞席爾的聯合國大使羅尼·朱莫說,他將在為期兩週的巴黎會談中代表小島嶼國家進行談判,會談將於兩週後開始。“1.5 度是低窪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生存所需要的。”

5 月的報告警告說,2°C 的變暖將伴隨著“高”風險,包括農作物歉收、洪水、危及健康的極端天氣事件和“大規模珊瑚白化”。但它也指出,“即使變暖 1.5°C,也會有明顯的殘留影響。”

它的結論是,如果將變暖保持在 1.5°C 以下,“大多數”物種將能夠跟上氣候變化的步伐。它悲觀地樂觀地發現,如果地球變暖 1.5°C,“最多可能保留一半的珊瑚礁”,海平面上升“可能保持在”3.3 英尺以下,海洋酸化影響“將保持在中等水平”,而且社群將更容易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農民。

報告指出,到本世紀末將變暖限制在 1.5°C 的戰略“與將變暖限制在 2°C 的戰略相似”。它的結論是,這些戰略將涉及“更立即的”行動和“額外擴大”清潔能源和任何捕獲和儲存二氧化碳汙染的技術,例如在燃煤電廠。

5 月份報告的結論與主要科學家的觀點一致。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氣象學教授邁克爾·曼說:“為了將變暖限制在 1.5°C,我們不僅必須大幅減少碳排放,而且可能需要採用昂貴的碳捕獲技術。”。“即使部署這項技術也比允許全球變暖造成的損害便宜。”

斯坦福大學教授馬克·雅各布森的研究重點是清潔能源,他說從化石燃料到清潔能源替代品的足夠徹底的全球轉變可能足以將變暖限制在 1.5°C 以下——即使不需要碳捕獲或核電技術。

儘管如此,島民在全球氣候談判中採用被遺忘的溫度目標的努力與一些專家對他們認為過度強調 2°C 目標的日益增長的疲勞感同時發生。這個目標是間接的,因為氣溫上升是溫室氣體汙染水平上升的長期連鎖反應之一。

“關於目標的討論太多了,”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斯塔文斯說,他關注著氣候談判。他說,最好關注如何提高在期待的巴黎協議下,100 多個國家氣候承諾的雄心。

但塞席爾的朱莫指出,1.5°C 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而且採用和實現這一目標將使富裕的沿海國家以及那些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生存威脅的國家受益。

“這不僅僅關係到島嶼,還關係到紐約、新奧爾良、倫敦、威尼斯,”朱莫說。“我們絕對不能在 1.5 度上妥協。”

您可能還喜歡: 英國計劃在 2025 年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 美國機構一致認為:10 月份異常溫暖 面臨風險的州:美國準備情況報告卡 危險日更新:極端高溫仍在飆升 10 月份的異常溫暖保證了 2015 年創紀錄的高溫

本文經氣候中心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5 年 11 月 19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