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撈鯊魚可能是拯救它們的關鍵

研究發現,對某些物種進行可持續捕撈以獲取包括魚翅在內的產品是可行的,並且可以避免殘酷的做法。

棘角鯊(Squalus acanthias)。

鯊魚及其近親正面臨著它們在地球上4.2億年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全球對這些動物產品的貿易助長了每年捕獲數千萬只鯊魚的行為。強勁的需求加上不良的漁業監管和高水平的意外捕獲導致許多種群被過度捕撈,其中一些現在面臨滅絕

許多活動家認為,全面禁止捕撈鯊魚是減緩或阻止鯊魚數量下降的唯一解決方案。但一項2016年的研究發現,大多數接受調查的鯊魚研究人員認為可持續鯊魚漁業是可能的,並且比廣泛的禁令更可取。許多人表示,他們知道可持續鯊魚漁業的真實案例。但是,缺乏對哪些物種正在被可持續捕撈的經驗資料的全球彙總。

新的研究,發表在2月6日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正在填補這一空白,研究結果支援了這樣一種觀點,即在世界各地,一些鯊魚正在被可持續地捕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蒙弗雷澤大學的海洋保護生物學家尼古拉斯·杜爾維和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的鯊魚生態學家科林·辛普芬多弗最近審查了65個鯊魚種群的全球種群評估,這些種群屬於47個物種。他們發現其中39個種群,代表著33個不同的物種,正在被可持續地捕撈——也就是說,它們的捕撈量保持在可以使其規模保持穩定,並且不會走向滅絕的水平。儘管這33個物種僅佔世界鯊魚、鰩魚及其近親銀鮫(統稱為鯊魚)的一小部分,而這些總數超過1000種,但它們證明了可持續鯊魚捕撈是可能的概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杜爾維和辛普芬多弗將來自科學文獻、政府機構、知名專家和網際網路搜尋的種群評估資料與包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捕撈統計資料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威脅類別在內的其他資料集,以及貿易記錄進行交叉比對,計算出生物可持續鯊魚的捕撈量佔全球總量的7%至9%。但可持續捕撈有兩個組成部分:魚類承受捕撈的生物能力以及人類對捕撈的謹慎管理。研究人員發現,全球鯊魚貿易中只有4%是直接可持續管理的。

IUCN鯊魚專家組聯合主席杜爾維表示,這項科學研究“直接來自種群建模理論”和最大可持續產量理念。為了限制可以可持續捕撈的數量,研究人員需要知道種群中老魚與幼魚的比例,以及個體繁殖的速度——這些因素會影響整個種群增長、減少或保持數量穩定的能力。許多鯊魚物種的研究非常不足,以至於科學家們尚未了解這些基本引數。但是,從理論上講,任何生物學研究透徹的物種都可以進行可持續管理。

正如預期的那樣,杜爾維和辛普芬多弗確定了一些繁殖非常緩慢的物種,包括深海吞噬鯊和牛鼻鰩,無法承受捕撈壓力。這些生物平均每年最多產下一隻幼崽,因此必須加以保護以維持其數量。

但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可能讓保護倡導者感到驚訝的事情:其他生產力相對較低的物種可以被可持續地捕撈。一個例子是太平洋棘角鯊Squalus suckleyi,一種小型鯊魚。2011年,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一個漁業行業組織獲得了該物種的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認證,這一過程向消費者驗證了該產品是可持續捕撈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角鯊鉤線行業協會執行董事邁克爾·倫威克解釋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為鯊魚頒發的此類認證,他領導了這一認證過程。

太平洋棘角鯊可以活到70歲,直到40歲才達到性成熟。雌性懷孕兩年,並且在幼崽出生後可能會休息一年不繁殖。因此,這種鯊魚擁有所有動物中最長的繁殖週期之一。“你看到這種情況會想,‘這怎麼可能[捕撈]是可持續的?’”杜爾維說。但這是可能的,因為人們投入了精力來研究其生產力、種群監測以及透過仔細計算配額進行良好的管理。

角鯊,來自角鯊科的鯊魚物種,並非一直得到可持續管理。它們是傳統英國菜餚炸魚薯條的首選魚類。當歐洲過度捕撈其自身資源時,角鯊捕撈轉移到美國東北海岸,在那裡再次造成了損失。在那裡,20世紀90年代對大西洋棘角鯊(Squalus acanthias)的過度捕撈導致官員大幅限制了該漁業,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大西洋地區漁業格洛斯特辦事處的邁克爾·彭託尼解釋說。

現在大西洋角鯊的種群已經恢復,並且美國角鯊行業獲得了MSC認證,由於多種原因,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行業已經衰落,其行業組織認為續簽其MSC資格的成本太高而放棄。

這項新研究中最具爭議的發現也許是,魚翅也可以被可持續地捕撈。魚翅在一些亞洲文化中是一種美味佳餚。但是,傳統的魚翅捕撈方式——將活著的動物的魚鰭砍掉,然後將其扔回海里使其窒息或因出血而死——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抗議。對這種被稱為“割鰭”的做法的強烈抗議一直是鯊魚保護的主要推動力。在這種背景下,可持續魚翅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杜爾維和辛普芬多弗承認。但他們的研究表明這確實是可能的。事實上,他們發現市場上近9%的魚翅來自種群正在被可持續捕撈的鯊魚。

然而,獲得魚翅根本不需要涉及割鰭。“絕對有辦法在不割鰭的情況下將魚翅引入魚翅貿易,”邁阿密大學的大衛·希夫曼說,他領導了2016年對鯊魚科學家對鯊魚捕撈態度的調查研究。他指出,至少在17個國家/地區,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減少了在海上被割鰭的鯊魚數量。

事實上,根據定義,可持續地利用資源需要對整個動物進行利用,辛普芬多弗解釋說。對於獲得MSC認證的大西洋角鯊,頭部成為龍蝦和螃蟹的誘餌;背肉成為英國的炸魚薯條;腹部肉是德國的美味;肝臟提供營養保健品;魚翅和魚尾是東亞湯的主要原料;剩餘部分成為農業肥料,馬薩諸塞州的律師小約翰·懷特賽德說,他幫助美國東海岸的角鯊漁業獲得了MSC資格。

但是,為了使可持續鯊魚捕撈發揮作用,其產品必須貼上標籤,並且可以追溯到管理良好的來源——目前市場上很少有可持續捕撈的魚翅滿足這一要求。可追溯性取決於對產品“監管鏈”的仔細管理,其中特定資訊從捕撈船隻傳遞到零售商。理想情況下,產品具有閉合的監管鏈,這意味著沒有未經認證的產品從場外進入,TRAFFIC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監測組織漁業貿易專案負責人格倫·桑特解釋說,該組織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和IUCN共同創立,但他並未參與這項研究。他觀察到:“各行業已經這樣做了很長時間了”,條形碼使得產品的可追溯性變得簡單且廉價。可追溯性挑戰不在於技術。它們在於獲得足夠的透明度,以辨別漁業在其原產國是否得到充分管理。目前,除非產品經過MSC認證或附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許可證,否則其可追溯性“需要大大改進”,桑特說。

如何可持續地捕撈某些鯊魚,同時保護其他根本不能捕撈的鯊魚將需要進一步的工作。杜爾維和辛普芬多弗建議發達國家必須支援發展中國家改進可追溯性,並就漁業和貿易談判國際條約。兼捕仍然是一個問題。例如,金槍魚漁業經常捕獲藍鯊和短鰭鯖鯊等高價物種,然後將其出售,而不是將其放生。與此同時,被兼捕且不具有經濟價值因此被放回大海的鯊魚可能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冰島大學的鯊魚生物學家史蒂文·坎帕納(未參與這項研究)的新衛星標記研究表明,四分之一被活體放生的鯊魚可能會因捕獲和處理的壓力而死亡。

另一個擔憂是:合法的鯊魚捕撈可能會掩蓋非法貿易。但“非法的不可持續的鯊魚捕撈無論如何都在發生,”希夫曼指出。在他看來,最好在市場上至少有一些可持續的、科學管理良好的產品。他說,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留下的任何空白都將變得更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