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氫動力電動汽車的主要障礙是生產足夠氫氣的成本和困難,氫動力電動汽車排放水蒸氣作為副產品,可以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去年,科學家報告說,他們開發了一種從生物質中獲取燃料的技術,但反應所需的催化劑過於昂貴,無法實現商業化。同一批研究人員今天在《科學》雜誌上宣佈,他們發現了一種不同的催化劑,效果同樣好,但成本卻只有一小部分。
詹姆斯·杜梅西克和他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同事測試了 300 多種材料,以尋找一種可以催化來自生物質的碳氫化合物反應生成氫的材料——這一過程被稱為水相重整 (APR)——效果與鉑基催化劑一樣。“APR 工藝可用於小規模生產行動式裝置(如汽車、電池和軍事裝置)的燃料,”杜梅西克說。“但它也可以擴大規模,作為工業應用的氫源,例如生產肥料或從石油產品中去除硫。”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雷尼鎳的催化劑(90% 鎳和 10% 鋁)在生產氫氣方面效果尚可。在混合物中新增錫後,得到的催化劑與鉑基催化劑相當,並且在較低溫度下表現出色。
科學家們還改進了系統,以製造一氧化碳 (CO) 含量較低的氫氣,一氧化碳會汙染氫燃料電池中的電極。之前的裝置生產的氫氣中一氧化碳含量約為百萬分之 300,而杜梅西克及其同事已將一氧化碳含量降低至百萬分之 60 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