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0 月初,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家長教育與倡導領導力 (PEAL) 中心的家庭資源專家 簡·斯塔德尼克 接到了一個三歲男孩母親的焦急電話,她的孩子即將被幼兒園開除。學校厭倦了他的破壞性行為,聲稱包括扔積木、不聽從指示、拒絕參加“圍圈時間”以及時不時地跑出教室。斯塔德尼克說,這通常會被視為“典型的學齡前兒童發育行為”,尤其是對於有語言障礙的孩子。
男孩的父母已經束手無策:學校最近因為他的行為縮短了他的在校時間,這迫使他的母親辭去了在一家雜貨店的工作來照顧他。父母每天都接到學校關於男孩行為的電話,他的父親剛開始一份新工作,不得不經常請假去參加與學校領導的會議。11 月 17 日,學校“取消註冊”,或者更直白地說“開除了”這個三歲大的孩子,而且是永久性的。現在他的父母正在四處奔波,尋找另一所幼兒園,以免他落後。他們擔心隔離會使他更難適應幼兒園。
耶魯大學醫學院兒童發展和社會政策愛德華·齊格勒中心現任主任 沃爾特·吉列姆 說,全美範圍內,學齡前兒童的開除率大約是 K-12 年級學生的 3.5 倍,他將於 3 月成為內布拉斯加大學巴菲特幼兒教育研究所的執行主任。這個比率可能更高,因為私立幼兒園可以自行報告開除情況,而且不太可能提供準確的數字。此外,他們不受公立學校的法律限制,公立學校要求兒童必須上學。學齡前兒童開除是一個未被充分報道的現象,近年來一直在增加。根據 全國家庭健康調查 2017 年的資料,美國每天有 250 名學齡前兒童被停學或開除。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更重要的是,黑人男孩的開除率要高得多。2021 年全美 17,000 名被停學或開除的學齡前學生中,一半是黑人男孩——儘管他們約佔入學兒童的 20%。(斯塔德尼克去年 10 月遇到的那個三歲男孩被學校列為混血血統,其中包括非裔美國人。)
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一直關注黑人學齡前兒童面臨的困難。2021 年 9 月發表在《紐約科學院院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教師們傾向於更多地抱怨黑人學生,尤其是黑人男孩。作者寫道,這些教師認為黑人學生的行為比白人學生更成問題,即使這些差異“在實驗室中直接觀察到的行為中並未看到”。
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名為“破壞性行為診斷觀察量表 (DB-DOS)”的工具,該工具專門用於引發學齡前兒童的負面行為。在實驗室中,可能會給孩子一輛遙控汽車,但控制器無法工作,與此同時,外部觀察員會評估孩子的反應。西北大學人類發展和社會政策副教授 特里·薩博爾 說:“這樣我們就不會依賴教師或家長的自我報告行為。” “當我們依靠外部觀察員報告時,我們沒有看到破壞性行為方面的種族差異。”
此外,吉列姆 2016 年在 耶魯兒童研究中心 進行的研究使用了眼動追蹤軟體來跟蹤教師在被引導尋找課堂上的不良行為時眼睛看向哪裡。吉列姆說,研究表明,教師更可能追蹤黑人男孩,並且總體而言,似乎期望黑人兒童出現更多破壞性行為。“當你在尋找不良行為時,最終你會找到它,”他說。“而且你也更有可能錯過來自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的問題行為。”
斯塔德尼克的工作是幫助將有精神和身體殘疾的兒童安置到學校,她非常瞭解這些資料。根據她的經驗,當黑人兒童和白人兒童犯下完全相同的過錯時,他們更有可能被開除。而且,她說,“他們也不太可能反擊。” 緊張關係可能會變得如此激烈,以至於家長們放棄了,因為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他們不受歡迎的學校裡受苦,斯塔德尼克說。
一旦孩子被開除,這可能會對他們和他們的父母產生持久的影響。當學校在這麼早的時候以消極的方式介入時,它會將孩子置於一條難以逆轉的既定道路上。明尼蘇達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教授 亞瑟·雷諾茲 說:“累積學習損失的年數開始得更早。”
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市兒童成功研究所 2018 年 12 月的一份報告發現,學齡前兒童開除預示著在以後的年級會過早輟學。報告指出:“與未被開除或停學的兒童相比,被開除或停學的幼兒輟學的可能性高出 10 倍,經歷學業失敗和留級、持有消極的學校態度以及面臨監禁。” 黑人男孩在入學學生中所佔比例小於白人男孩,而早期開除加劇了這種教育差距。它使黑人學生感到被排斥和被排除在他們已經處於少數地位的環境之外。
他們的父母也感受到了影響,他們對自己的學齡前兒童沒有取得成功感到不安,同時也因為他們在工作時沒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安置孩子而感到不安。在將於 4 月在美國教育研究協會會議上發表的一篇未發表的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報告最近有學齡前兒童被開除的家庭經歷了“負面的情感和經濟後果,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作息和家庭動態”。弗吉尼亞大學教育與人類發展學院的研究科學家 阿什利·哈登·裡德 說,更重要的是,孩子被幼兒園開除的父母更有可能出於絕望而將孩子送到不安全、無執照的兒童保育機構。“一旦孩子被開除,就會限制父母的選擇,”裡德補充道。
近年來,許多州已採取措施,透過完全禁止這種做法來避免開除。結果好壞參半。總共有18 個州,包括伊利諾伊州、南達科他州、阿拉巴馬州、內華達州和田納西州,已經禁止了學齡前兒童開除,但這一措施並未被證明是快速的解決方案。《不再受歡迎:幼兒教育開除的流行病》一書的作者、發展心理學家 凱瑟琳·津瑟 說,幼兒園會找到其他方法來讓孩子離開,要麼透過不斷糾纏父母直到他們自己把孩子帶走,要麼減少孩子被允許上學的日子,要麼將孩子與同齡人隔離,要麼將他們安置在其他專案中。
津瑟說,除了禁止這種做法外,還需要採取措施來解決教師壓力,這是開除的預測因素。“學前教育就像我們所有其他社會系統一樣,也窒息在系統性種族主義的煙霧中,但這並不是我們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津瑟說。當教師感到壓力和缺乏支援時,內隱偏見或影響一個人判斷和決策的無意種族偏見最為明顯。當班級規模較小時,教師有時間與這些孩子互動,事情就不會很快升級到開除。“這些老師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所以我們不能指望他們成為反思型教育者,”津瑟說。
研究表明,當教師報告工作壓力更大時,他們也更有可能發起開除。2022 年 3 月發表在《學校心理健康》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教師壓力預示著有色人種兒童的開除風險更高。2006 年發表在《嬰幼兒》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近 40% 的馬薩諸塞州幼兒園教師在 12 個月內開除過學生,但在報告工作壓力低和班級規模較小的教師亞組中,這一比率僅為 12%。此外,同一項研究發現,與工作壓力相關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也增加了學生被開除的可能性。
作為一種對策,同理心培訓在孩子的整個求學過程中都顯示出良好的效果。當教師瞭解他們學生的生活時,他們在懲罰他們時就不太可能表現出內隱偏見。在 2016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的一項研究中,教師參加了一個為期兩次的線上同理心課程,主題是“如何最好地處理與學生的困難互動”,總共 70 分鐘。研究人員發現,同理心培訓使年齡較大的兒童的停學率降低了一半。
斯塔德尼克說,當教師感到不受支援時,他們更有可能求助於開除,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探索其他選擇。今年,由於疫情期間許多幼兒園被迫關閉,而且許多教師完全離開了這個行業,班級規模正在擴大。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未來十年預計每年有 170,100 個職位空缺,而且問題似乎正在惡化,而不是好轉。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的孩子在重新適應方面遇到了更多麻煩,而且由於教師短缺,“許多教師最終會威脅說,如果允許孩子留下,他們就會辭職,”斯塔德尼克說。“當老師說,‘要麼我們,要麼他們’時,孩子就會是那個離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