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不滿的選民想要更好的故事,而不是資料

一位社會科學家審視了 2024 年總統大選後美國選民和投票的畫像,那次選舉將特朗普送入白宮

View of a living room through the window of a home where a television can be seen playing the US presidential debate with a split screen of Vice President Kamala Harris and former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on September 10, 2024

一臺電視正在播放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美國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辯論,電視放在一個客廳裡。

娜塔莉·貝林/蓋蒂圖片社

在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後,民意調查再次受到抨擊。繼 2020 年漫長的結局之後,結果在 11 月 6 日迅速出爐,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返白宮,這算是一個小小的意外。

在最終計票中,特朗普獲得 312 張選舉人票,民主黨候選人卡馬拉·哈里斯獲得 226 張。雖然一些選票仍在統計中,但特朗普勝選的廣泛趨勢也正在顯現。呼應公共輿論學者的觀點,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嫩伯格傳播學院的鄧肯·瓦茨,《一切在你瞭解答案後都變得顯而易見》一書的作者,認為特朗普受益於全球選舉中普遍存在的反現任者趨勢;這種情緒足以讓足夠多的未決選民倒向他,從而贏得他取得勝利所需的搖擺州。

“最合理的解釋,因為它最簡單,就是世界各地的現任者幾乎都在輸掉選舉,而與意識形態無關,”瓦茨說。“這與‘心懷不滿的選民’理論相符,當選民只是生氣的時候。他們只是把現任者投出去。他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他們也真的不在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這仍然留下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為什麼美國選民會這樣表現。從許多客觀指標來看,過去兩年美國經濟的表現優於幾乎所有其他發達國家,使其成為“世界羨慕的物件”。為什麼美國選民似乎沒有注意到?在與《大眾科學》的對話中,瓦茨深入探討了這些選舉年的難題。

本次對話經過編輯和濃縮,以求清晰。

所謂的“心懷不滿的選民”從哪裡獲取關於候選人的資訊?他們是否身處迴音室?或者甚至聽不到迴音?

大致來說,資訊消費者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從傳統主流媒體獲取資訊。我們從對消費的研究中瞭解到,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最大的新聞來源是電視,遠遠超過其他新聞來源,是網路和社交媒體新聞消費的五倍。即使在網上,也主要由傳統媒體主導。

但是,話雖如此,還有第二類非常龐大且不斷增長的美國人群體,他們似乎沒有消費任何我們稱之為正式新聞的東西。我們主要在電視上看到這種情況,過去十年中,消費任何實質性新聞的美國人數量一直在迅速下降,以至於根據我們的測量,數千萬美國人根本沒有消費任何值得一提的新聞。

那麼,這些選民是否充分了解候選人的立場?特朗普的選民真的只是喜歡大規模驅逐出境和為億萬富翁減稅的想法嗎?

至少對於第一類人群來說,主流媒體有很多需要回答的地方,因為選民沒有得到充分的資訊。2016 年是這樣,今年又是這樣。企業媒體在選舉前關注的焦點幾乎 100% 都在“賽馬”式競爭上,就像一場體育比賽,而不是關於民主未來的生死攸關的決定,甚至更少關注政策細節。如果您閱讀《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或其他新聞媒體,您不會知道拜登取得了什麼成就,您不會知道哈里斯計劃做什麼,您也不會知道特朗普計劃做什麼,儘管有線電視可能在民主問題上做得稍好一些。

那麼,是什麼資訊驅動了投票決定?人們只是憑直覺投票嗎?

無論是什麼,都與事實無關。過去八年中,人們一直非常關注事實核查和虛假資訊。在研究領域,虛假資訊幾乎被普遍定義為不實資訊。關於“這是一條不實資訊。這是一條真實資訊。”的大量研究。“人們何時更喜歡第一件事,以及我們如何讓他們更喜歡第二件事?”

我認為所有這些都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策略。並不是說這是錯誤的。對人們撒謊是不好的。我們更希望人們使用正確的事實來談論世界。

但我想就此說兩點。

首先,您可能聽到或讀到的大多數事物既不是可證明的真,也不是可證明的假。說起來可能很奇怪,但逐句閱讀一篇新聞報道並回答這個問題:這是真的嗎?出乎意料地困難。有些陳述顯然是真的或假的,但大多數都介於兩者之間。因此,儘管可以理解,但對徹底的謊言的關注,是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相當罕見的事情上。並不是說新聞沒有誤導性。它經常有!相反,即使不對人們撒謊,您也可以誤導他們。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人們實際上根本不對事實做出反應。人們回應的是故事、敘事。我認為這次選舉,像大多數選舉一樣,是在敘事中獲勝和失敗的。“非法移民正在湧入邊境,搶走我們的工作,抬高物價,等等。”我的意思是,這甚至意味著什麼?是真的嗎?是假的嗎?這甚至是一個事實主張嗎?

我會說不是——相反,這是一個故事,一個敘事。這是一個框架,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世界。也許更重要的是,它給他們一些可以責備和憤怒的東西,從而推動行動。但它不是可證明的真或假。

正是像“猖獗的通貨膨脹”、“邊境開放”、“男孩進女孩浴室”這樣的敘事驅動著情緒。正是情緒驅動著行為,包括投票行為。現實可悲地不重要。

在遙遠的層面上,我認為現實確實會影響人們的意識,但只是非常間接地影響。直接影響人們意識的是對現實的感知,而敘事比事實更能塑造感知。

如果可以做些什麼,應該做些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預測。每個人都在說經濟狀況非常糟糕。我敢打賭情況會好轉。您今天進行一項調查,您會發現人們對經濟更加樂觀,儘管什麼都沒有改變。特朗普甚至還沒有上任,突然人們就會說,“哦,經濟狀況很好。”通貨膨脹將作為一個問題消失。價格不會下降;價格仍然會高於四年前,但每個人都會不再關心它們。現實在某種程度上出乎意料地無關緊要。

如何幫助選民?首先,要認識到他們真正關心的是故事。因此,要想取得成功,政治家需要擅長編造故事。而現在,民主黨人的故事講述能力比共和黨人差。

民主黨人一直在進行的戰鬥是關於政策的。讓我們努力弄清楚人們需要什麼,然後想出幫助他們的方法。我實際上認為這是良好的治理,但我認為這不是您贏得選舉的方式。要贏得選舉,我認為您需要給選民一個更好的故事,而這是一場完全不同的戰鬥。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鄧肯·瓦茨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史蒂文斯大學教授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整合知識大學教授。他研究社會和組織網路、人類系統的集體動力學、基於網路的實驗以及對大規模數字資料的分析,包括新聞的製作、消費和吸收。

更多作者:鄧肯·瓦茨

丹·韋爾加諾《大眾科學》的高階觀點編輯。他之前曾擔任 Grid News、BuzzFeed News、《國家地理》《今日美國》的科學記者和編輯。他是科學寫作促進委員會新視野委員會主席,也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的新聞獎評委。

更多作者:丹·韋爾加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