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的木乃伊頭顱揭示先進的中世紀科學

一項對歐洲已知最古老的人體解剖儲存樣本的新分析表明,中世紀歐洲的醫生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空閒

公元二世紀,一位名叫蓋倫的、具有希臘血統的羅馬人成為了角鬥士的醫生。他透過這些戰士的傷口窺視人體內部,並結合更系統的動物解剖,成為了幾個世紀以來伊斯蘭和歐洲醫學的基礎。

蓋倫的著作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受到解剖學權威的挑戰,當時人體解剖(通常是公開的)開始流行起來。但是,正如對歐洲已知最古老的人體解剖儲存樣本的新分析所揭示的那樣,中世紀歐洲的醫生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空閒。

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標本,現在在一個私人收藏中,由一顆人頭和肩膀組成,頭骨頂部和大腦已被移除。齧齒動物的啃咬和昆蟲幼蟲的痕跡破壞了面部。動脈中填充了一種紅色的“金屬蠟”混合物,這有助於儲存屍體。[相簿:人體解剖的歷史影像]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標本的製備出乎意料地先進。放射性碳年代測定表明,該屍體的年代在公元1200年至公元1280年之間,這個時期曾被認為是歐洲反科學的“黑暗時代”的一部分。事實上,法國R. Poincare大學醫院的內科醫生和法醫科學家Philippe Charlier研究員表示,這個新標本表明,在這一時期,解剖學專業知識令人驚訝地高超。

“這是最先進的技術,”查理爾告訴LiveScience。“我猜想製備者並非只做過一次,而是多次,才能如此精通這項技術。”

中世紀的迷思

19世紀的歷史學家將黑暗時代稱為文盲和野蠻的時期,通常將時間範圍界定在羅馬帝國的衰落和中世紀之間的某個時期。對一些人來說,黑暗時代直到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才結束。

但是現代歷史學家對中世紀的看法截然不同。這是因為持續的研究發現,中世紀時期並非那麼無知。[揭秘!10箇中世紀的迷思]

“在中世紀後期,特別是從13世紀開始,科學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歷史學家、《科學的創世紀:基督教中世紀如何開啟科學革命》(Regnery Publishing,2011年出版)的作者詹姆斯·漢納姆說。

漢納姆告訴LiveScience,幾個世紀以來,中世紀的進步被遺忘了。他說,在16和17世紀,引用古希臘和羅馬的文獻而不是中世紀的科學家成為一種“知識時尚”。在某些情況下,這涉及到直接捏造。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的數學家哥白尼,他關於地球運動的一些想法來自讓·布里丹,一位生活在約1300年至1358年之間的法國牧師,漢納姆說。但哥白尼將古羅馬詩人維吉爾視為他的靈感來源。

這種選擇性記憶很大程度上源於16世紀從教會分裂出來的新教徒的反天主教情緒。

因此,“有很多宣傳說天主教會一直在阻礙人類進步,現在我們都成為了新教徒真是太好了,”漢納姆說。

解剖學的黑暗時代?

從這種反天主教情緒中產生了許多迷思,例如,在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航行到美洲之前,所有人都認為世界是平的。(“他們根本沒那樣想,”漢納姆說。)

同樣,文藝復興時期的宣傳者散佈謠言,說中世紀基督教教會禁止屍檢和人體解剖,阻礙了醫學進步。

事實上,漢納姆說,從古希臘人和羅馬人到早期歐洲人,許多社會都禁止或限制肢解人類屍體(這就是為什麼蓋倫被迫解剖動物並窺視角鬥士的傷口)。但是,在中世紀,屍檢和解剖並沒有受到教會的全面禁令。事實上,教會有時會命令進行屍檢,通常是為了在據說是聖徒般的人的遺體中尋找神聖的跡象。

最早的“神聖的屍檢”的例子之一發生在1308年,當時修女們對蒙特法爾科的基婭拉的遺體進行了屍檢,她是一位女修道院長,於1881年被封為聖徒。修女們報告說,在女修道院長的心臟中發現了一個微小的十字架,以及在她膽囊中的三個膽結石,她們認為這象徵著三位一體。

根據查理爾和他的同事的說法,其他屍檢完全是世俗的。1286年,一位義大利醫生進行了屍檢,以查明疫情的起源

一些人認為教會反對屍檢,這可能源於對1299年教皇敕令的誤解,該敕令禁止煮沸已故十字軍戰士的骨骼。這種做法是為了確保十字軍戰士的骨骼可以運回家鄉安葬,但教皇宣佈士兵應該被埋葬在他們倒下的地方。

“19世紀有人將此解讀為實際上是對人體解剖的限制,這會讓教皇感到驚訝,”漢納姆說。

經過充分研究的頭顱

查理爾說,雖然中世紀對屍體的研究比之前認識到的要多,但13世紀仍然是“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人體解剖知之甚少。當他和他的同事開始檢查頭肩標本時,他們懷疑它會是15或16世紀的。

“我們沒想到它會如此古老,”查理爾說。

但放射性碳年代測定將標本確定為13世紀的,使其成為已知最古老的歐洲解剖學制備標本。查理爾說,最令人驚訝的是,靜脈和動脈中填充了一種蜂蠟、石灰和硃砂汞的混合物。這既有助於儲存屍體,又能為迴圈系統增添一些顏色,因為硃砂汞具有紅色色調。

因此,這個人的屍體不僅僅是被解剖和隨意丟棄;它被儲存下來,可能是為了繼續醫學教育,查理爾說。然而,這個人的身份永遠丟失了。研究人員在本月發表在《醫學科學檔案》雜誌上的文章中寫道,他可能是一名囚犯、一名被收容的人,或者可能是一位無人認領屍體的貧民。

查理爾說,這個標本目前為私人收藏,計劃在巴黎醫學史博物館展出。

“從歷史和考古學的角度來看,這真的很有趣,”查理爾說,並補充道,“我們真的非常缺乏骨骼和人類學方面的文物。”

版權所有 2013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發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