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格陵蘭島巨大的冰蓋正以創紀錄的速度融化。
根據紐約市立大學冰川學家馬可·特德斯科對衛星資料的新分析,截至8月8日,今年夏季的融化量已打破2010年創下的紀錄。
特德斯科表示,距離格陵蘭島融化季節結束還有四周,今年可能最終會成為“龐然大物”,遠遠超過30年衛星記錄中的任何一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通常不融化或每年夏天只融化幾天的區域,今年似乎損失了大量的冰。這有助於推高今年的“累積融化指數”,該指數衡量了整個冰蓋的融化空間範圍和持續時間。
特德斯科說:“在東海岸、西海岸、高海拔地區、北部,與往年相比,無論在範圍還是持續時間方面,都存在不成比例的融化量。”
佐治亞大學的氣候學家托馬斯·莫特表示,他對特德斯科使用的同一份空軍衛星資料的獨立分析證實,格陵蘭島今年的季節性融化量已破紀錄。
此前,美國宇航局宣佈,格陵蘭島在7月中旬經歷了不尋常的廣泛而強烈的地表融化,持續了幾天。在那短暫的時期內,格陵蘭冰蓋驚人的 97% 的地表面都出現了融化跡象——覆蓋的面積比自 30 年前開始衛星記錄以來的任何融化事件都要大(氣候連線,7月25日)。
緊隨其後的是 7 月下旬發生的一次類似但時間較短的事件。特德斯科說,雖然這些事件不尋常,但它們對破紀錄的夏季融化的貢獻很小。
他解釋說:“如果你用皮帶稱一頭大象,或者不用皮帶稱,重量會略有變化,但它仍然很重。”
氣溫升高並非唯一原因
更重要的是,6 月和 7 月在通常融化不多的地區持續融化。格陵蘭島南部的一些高海拔地區通常只融化幾天,但今年夏天卻經歷了 30 天、40 天甚至 50 天的融化。
研究人員認為,高溫引發了融化,但其他因素也幫助加劇了融化。升溫移除了覆蓋在冰蓋表面的積雪層,留下了裸露的冰。由於裸露的冰比雪的反光性差,它會吸收更多的太陽熱量,從而進一步加速融化。
據俄亥俄州立大學冰川學家傑森·博克斯稱,格陵蘭冰蓋今年的反光性比自 2000 年開始記錄以來都要差。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仍不願預測格陵蘭島的冰在通常在 9 月中旬結束的夏季融化季節剩餘的幾周內會如何變化。
特德斯科說:“很難說一個月內會發生什麼。如果事情繼續這樣發展下去,融化量將會相當可觀。”
但格陵蘭島的冰並非是今年北極地區唯一經歷破紀錄融化的部分。該地區的海冰覆蓋率處於今年同期的歷史低位,根據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料,預計將在 9 月中旬創下新的年度低點。
正如從冰蓋表面清除積雪並露出下方的裸冰有助於加速融化一樣,用深色海水取代海冰也有助於吸收熱量。每到秋季,當陽光減少、海冰重新形成時,這種熱量會迴圈回到大氣中。
特德斯科說:“北極地區正面臨一場完美的風暴。所有這些因素都在共同作用,有利於持續融化。這真的與其他年份截然不同。”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連線。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