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島冰川融化由海洋出口冰川崩塌驅動 [幻燈片展示]

空中照片顯示,該島冰川與周圍海洋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冰川流失的驅動因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未來的海平面取決於覆蓋格陵蘭島的大量冰蓋融化的程度和速度。基於衛星的測量顯示,格陵蘭島的冰川正在融化和移動——近年來,冰蓋西北翼每年流失約 360 億公噸的冰。由於怪異的天氣,今年一段時間內,這個世界最大島嶼的整個冰覆蓋表面幾乎都融化了。

觀看格陵蘭島冰川融化的幻燈片展示。

現在,空中照片顯示,冰的流失更多是由於冰蓋在到達海洋時加速崩解(以及隨之而來的外流冰加速),而不是降雪量和地表融化量之間的差異。丹麥科學家確定了兩次冰流失時期——1985 年至 1993 年和 2005 年至 2010 年——這兩次時期是格陵蘭島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這項研究發表在 8 月 3 日的《科學》雜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事實上,出口冰川在冰蓋西北邊緣後退了 100 多米。例如,斯維爾德魯普冰川在 2005 年至 2010 年間後退了 1000 米,高度也降低了 80 米。大約 80% 的冰流失似乎歸因於冰川出口處的這種流失,而不是整個冰川的流失。原因可能是海洋溫度升高,儘管缺乏海面溫度測量資料來明確證明這一假設。

可追溯到 1930 年代的航空地圖可能有助於進一步完善科學家對北部地區冰川融化的理解,及其對未來幾十年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