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塔有望實現“柔性電子”

三維石墨烯塊——在冰晶形成之間生長——為石墨烯薄片(一種在不到十年前首次分離出來的二維碳形態)的超強強度和導電性增加了彈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它能承受自身重量的 50,000 倍,在壓縮高達 80% 後能恢復原狀,並且密度遠低於大多數同類金屬材料。研究人員說,一種新型的超彈性三維石墨烯甚至可以導電,為柔性電子鋪平了道路。

由澳大利亞克萊頓市莫納什大學的材料工程師 Dan Li 領導的團隊,利用冰晶作為模板,從微小的氧化石墨烯薄片中“哄”出了 1 釐米高的石墨烯塊或“單體”。這項工作今天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石墨烯,一種在不到十年前首次分離出來的二維碳形態,具有卓越的機械強度和導電性,但要利用這些特性,首先要找到從小尺寸的奈米薄片擴大規模的方法(參見“石墨烯被紡成米長纖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Li 和他的同事們改進了一種稱為冷凍澆鑄的工業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這涉及在形成冰晶之間生長一層覆蓋氧氣的、可溶的石墨烯版本,稱為氧化石墨烯。在冷卻氧化石墨烯薄片的水溶液時,一層薄薄的奈米材料會滯留在生長中的晶體之間,形成一個連續的網路,該網路在冰融化後仍保持其結構。

研究人員以前曾使用過這種方法,但得到的材料機械強度較差——Li 將此屬性歸因於覆蓋每個薄片的氧氣層,它會削弱網路中相鄰薄片之間的結合。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表明,透過在冷凍澆鑄之前部分去除氧塗層,他們可以增強網路中相鄰薄片之間的結合,從而產生更強大的材料。

冷凍澆鑄後,蜂窩狀網路在冰被移除時保持了其形狀。然後,研究人員可以將氧化石墨烯化學轉化為石墨烯,從而進一步加強片材之間的結合,從而加強材料本身。

填補空白
Li 將新型石墨烯的特性歸因於其結構:單個石墨烯薄片排列整齊,形成有序的六邊形孔隙網路。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石墨烯組裝研究員 Rodney Ruoff 表示,該材料“對於研究人員實現的極低密度以及其卓越的力學效能非常有趣”。他補充說,該結構可以用作柔性電池電極的支架,或構成許多複合材料的基礎。“例如,用橡膠材料填充孔隙會很有趣,”他說。“人們對製造具有熱或導電性的橡膠而不損害其彈性特性非常感興趣。”

Li 說,這種超彈性石墨烯在生物醫學應用方面具有潛力。“生物材料人員對這種結構非常感興趣,因為孔隙大小與現有組織支架非常匹配,”他說。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 2012 年 12 月 4 日首次發表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