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語可以作為一種有用的社交捷徑——它讓你知道應該避開誰,而無需自己痛苦地瞭解一個人的缺點。根據6月17日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流言蜚語也可能影響你是否在第一時間注意到某人。
為了測試流言蜚語是否影響視覺意識,東北大學的心理學家麗莎·費爾德曼·巴雷特和她的合作者利用了一種稱為雙眼競爭的現象。每隻眼睛呈現不同的影像,觀看者有意識地將它們感知為來回交替。影像之間的交替不受受試者的控制,通常每隔幾秒鐘發生一次。
在這項研究中,66名志願者首先看到了30張面孔的圖片,每張面孔都配有一句話,描述一種消極、積極或中性的社會行為。例如,一張臉可能與向同學扔椅子的行為、幫助一位老婦人提雜貨或在街上與人擦肩而過有關。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 impactful 故事。
在瞭解這些關係後,受試者的一隻眼睛看到面孔,另一隻眼睛看到房屋,他們按下按鈕來指示他們看到的是哪一個。根據他們按下按鈕的時長判斷,受試者感知與消極行為相關的面孔的時間比感知與積極或中性行為相關的面孔的時間更長。作者認為,這種偏好看到壞人可能具有保護作用,因為它可能使我們能夠從遠處監控威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