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的天然氣可能成為氣候挑戰

燃燒更多天然氣也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更嚴重的全球變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根據國際能源署最近的一份報告,世界正處於天然氣“黃金時代”的邊緣,對這種低碳化石燃料的需求預計將增長 50%,與煤炭、石油、核能的需求總和一樣多——在未來二十五年半內。

然而,如果這些趨勢顯現,世界將幾乎沒有機會將全球變暖控制在前工業化水平以上 2 攝氏度以內,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如果要避免失控的氣候變化,這個限制是必要的。

國際能源署研究報告《天然氣黃金時代黃金法則》的主要作者法提赫·比羅爾告訴 BBC:“我們不是說這將是人類的黃金時代——我們說這將是天然氣的黃金時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北美和中國勘探增加的推動下,頁岩氣的產量可能在此期間增加兩倍,達到 1.6 萬億立方米,到 2035 年,天然氣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增至近四分之一。

天然氣的倡導者經常指出其作為“橋樑資源”的潛力——一種低碳的基載電力替代品,可以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經濟上實現規模化之前取代煤炭和石油。然而,國際能源署報告預測的天然氣部署規模將意味著建設將世界鎖定在天然氣中數十年的基礎設施,國際能源署指出。

該報告還指出,“較低的天然氣價格會導致能源總體消費略有增加,並且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較低碳燃料(如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被取代。”

天然氣並非全球變暖的靈丹妙藥
該研究預測,與 2010 年的水平相比,溫室氣體總體增加 20%,略低於如果目前的燃料結構(包括煤炭)持續存在時的預測。

該研究指出:“總體而言,[在高階使用情景中]預測僅涉及溫室氣體排放預期水平的少量淨變化。”

這些預測認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將穩定在百萬分之 650,導致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升高 3.5 攝氏度。

這些結論引來了包括地球之友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內的環保組織的批評,他們認為,該分析忽略了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可能發揮的重要作用。

世界自然基金會美國氣候政策主管馬蒂·斯皮策說:“我們知道如何建造天然氣發電廠,如何獲得許可證。顯然,那裡有很多勢頭。” “但我認為我們需要就此進行對話,並問問自己,僅僅因為我們有天然氣,僅僅因為我們知道如何使用它,是否真的意味著我們應該這樣做?”

斯皮策同意天然氣可能充當橋樑,但前提是它可以在不將世界鎖定在數十年天然氣基礎設施的情況下使用。“你需要基載能力來抵消太陽能和風能等,因此天然氣在那裡有很好的結合,”他說。“但即便如此,天然氣也不能僅僅取代所有其他化石燃料作為基載。我們需要同時部署風能、太陽能、地熱能。”

轉載自 Climatewire,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