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頭野獸在火焰中誕生。它曾是史前深海的居民,如今踏著海嘯的潮汐登上岸邊,身形如雷雲般高聳,無視炮火的轟擊,發出霧角般的怒吼。它跺腳。它噴吐原子火焰。它是世界持續時間最長的電影系列的明星,最新的作品將於今年 12 月首映:哥斯拉。
哥斯拉誕生於日本的戰後原子彈創傷,這位怪獸之王已被證明是一個具有非凡可塑性的角色,既能扮演環境保護者,也能扮演原子復仇者,同樣遊刃有餘。但如今,核火焰只是哥斯拉宇宙的一部分。
在最近的電影中,哥斯拉通常充當著一種提醒,提醒我們虧欠自然界那些看不見的債務——以及當這些債務到期時會發生什麼。在一個同時面臨重生的核威脅和全球氣候災難的時代,這位電影怪獸界的元老仍然有很多話要對人類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哥斯拉誕生於 20 世紀 50 年代,核時代的第一個完整十年。戰爭催生了原子彈,也為製造業的工業繁榮注入了動力,這場繁榮在整個美國、歐洲和東亞持續了幾十年。在煤炭和石油的推動下,它重塑了我們的世界:塑膠越來越多,汽車越來越多,發展也越來越多。人們擔心的核末日沒有到來;相反,世界燃燒著化石燃料,將越來越多的碳排放到大氣中。
對自然世界遭受無情侵蝕的焦慮滲透到了電影中。1953 年,《來自兩萬裡的野獸》上映,這是一部改編自雷·布拉德伯裡短篇小說的轟動一時的大片,講述了一隻因核試驗而甦醒的北極恐龍,以及它隨後在紐約肆虐的故事。在日本東寶株式會社等受到這部電影成功啟發的公司中,也委託製作了自己的怪獸電影。
1954 年的哥斯拉就是成果,它是一部即時經典,在文化上以黯淡而又具體的方式,延續了其前作中模糊的焦慮感。莫名其妙的火災首先摧毀了日本貨輪並輻射了魚類,這與第五福龍丸事件——一艘日本金槍魚船被來自比基尼環礁城堡 Bravo 熱核試驗的放射性塵埃淋浴——如出一轍。當怪獸來襲時,它在東京的肆虐讓人聯想到盟軍在戰爭期間的轟炸,包括 1945 年對廣島和長崎的核打擊。
隨後的電影從最初明確的反核情緒中退卻,轉而引入了一系列反派怪獸供哥斯拉與之戰鬥。(持續不斷的黯淡恐怖不利於成功的電影系列。)然而,對工業入侵自然世界的深切焦慮仍然揮之不去。新的怪獸,例如空中大怪獸拉頓 (1956) 和摩斯拉 (1961) 中的怪獸,通常在採礦或開採過程中覺醒;1971 年,哥斯拉甚至與汙染的化身黑多拉正面交鋒。
當哥斯拉在 2010 年代重返影院時,電影製作人開始更明確地嘗試使用讓人聯想到氣候災難的意象。在好萊塢的第二次改編作品《哥斯拉》(2014 年)中,哥斯拉以颶風的化身出現在銀幕上,周身籠罩著霧氣和風暴潮,在怪獸沒有注意到的情況下捲走了人們。日本的新哥斯拉(2016 年)更進一步地將怪獸視為自然災害,描繪了一個處於持續變異中的無意識實體,隨著當局的倉促應對和失敗,它的體型和力量都在增長。哥斯拉在日本海岸的出現讓人聯想到 2011 年的福島海嘯,它的原子吐息像工業事故一樣噴湧而出;東京遭受的蹂躪變成了一場基礎設施和大規模死亡的緩慢災難。
環境關聯性並非總是貫穿始終。《哥斯拉 2:怪獸之王》(2019 年)將反派太空巨龍置於巨大的、淹沒城市的颶風之中。然而,它卻打了退堂鼓,將巨型怪獸定位為生態破壞的治癒者,而不是被生態破壞激怒的實體。(這部電影使其成為一系列美國改編作品中的最新一部,這些作品都回避了哥斯拉所蘊含的令人沮喪的含義。)美國系列的最新作品《哥斯拉大戰金剛》(2021 年)完全放棄了這種關聯性,轉而支援漫畫式的混戰,並且計劃推出一部打鬥場面豐富的續集。
然而,這個主題仍然存在,從怪獸的奇異破壞力,到銀幕上的人們透過電視和網際網路觀看它們的肆虐,他們都是顛覆世界的存在性變化的觀察者。正如我們已經看到前所未有的大火席捲加拿大,或者佛蒙特州歷史性的洪水,或者氣溫在熱穹頂上不斷攀升,這些熱穹頂像無形的蘑菇雲一樣從西伯利亞升起到佛羅里達州。
在任何其他時代,這些都將是異常現象。當然,現在,它們是正常天氣模式系統性崩潰的一部分,是戰後時代無休止的燃燒所釋放出來的。在這一切之中,還有更深層的恐懼:對我們無法理解的臨界點的恐懼;即使戰後工業社會繼續運轉,大火繼續燃燒,我們也知道最糟糕的還在後頭。
急性放射性暴露有時會有一個階段,被稱為行屍走肉階段。一旦接受致命劑量,你的身體最初似乎沒有注意到。但閾值已經被突破,你的細胞實際上正在瓦解。當症狀開始出現時,你實際上已經死了;你的身體只是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一個完整的社會會經歷行屍走肉階段嗎?在 2021 年一篇既幽默又令人沮喪的氣候文章中,作家莎拉·米勒描述了與一位編輯的對話:“我覺得我每天都在努力表現得像個正常人,同時眼睜睜地看著世界末日,”她寫道。“我們正在尋找什麼樣的意識商數?關於氣候變化,還需要了解什麼?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的確,還有什麼可說的呢?這就是哥斯拉內心深處令人恐懼、發人深省的想法,也是這些電影即使在對核災難的焦慮(仍然是真實的危險)已經被超越的時代,仍然具有其獨特力量的原因。我們現在比 20 世紀 50 年代更清楚地認識到,人類在全球範圍內的行為後果很像哥斯拉:巨大、不可知、無動機且難以阻止。
因此,哥斯拉是一個末日啟示式的人物,在最嚴格的意義上:一個揭露、揭示真相的事物。啟示是:我們喚醒了怪獸,它們正在登陸。也許如果我們幸運的話,它們的影響可以減輕、管理和適應。但它們已經到來了。 你將在收音機裡聽到破壞的聲音,在電視或網際網路上看到破壞的景象,直到輪到你。
換句話說,當你看到哥斯拉時,炸彈已經投下。當你看到哥斯拉時,高速公路和管道已經蔓延開來,石油已經流動了幾十年。你仍然感覺良好、正常、活著:一點也不像行屍走肉。然後你看到了那頭粗獷的野獸登陸,幾十年錯失良機的重量向你襲來,太陽也燃燒殆盡。你仍然在四處走動。但一切都太晚了。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