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鮭魚在食物稀缺時擠壓野生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轉基因作物和家畜的進步引發了人們對生態災難的擔憂,如果經過基因工程改造或轉基因的生物體逃脫農場的限制。評估轉基因種群構成的環境風險需要了解它們在這種情況下將如何與野生種群競爭。為此,新的實驗室研究發現,在為達到較大體型而進行基因工程改造的鮭魚的陪伴下,野生鮭魚往往生長減緩。當食物短缺時,轉基因魚的存在也會增加種群崩潰的可能性。

這項研究今天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發表,涉及生長激素 (GH) 轉基因銀鮭,它們食慾更大,生長速度可達野生銀鮭的七倍。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的羅伯特·H·德夫林和他的同事將他們的魚分成三個獨立的組,分別包含全部 GH 動物、全部非轉基因動物或兩者各佔一半的混合物。為了檢查兩種型別之間的競爭,研究人員改變了供應給魚的食物量。

研究小組發現,只要有足夠的食物,所有鮭魚都能茁壯成長。然而,在面臨食物短缺時,混合組中的 GH 個體勝過它們的野生同伴,比那些魚和生活在純 GH 組中的魚都長得更大;與純野生鮭魚組的成員相比,混合組中的野生鮭魚表現出生長減緩。此外,在那些飼養 GH 鮭魚的水箱中,存活率顯著降低——有時甚至達到滅絕的程度。一些死魚似乎死於其他魚的攻擊,並且發生了幾起同類相食事件。在這些水箱中倖存下來的魚通常是最具攻擊性的 GH 魚。純野生鮭魚組的個體表現要好得多,在為期 14 周的低配給期間,種群生物量持續增加。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由於這項研究是在人造環境中進行的,沒有所有影響生存的環境因素,科學家們“告誡不要過早地使用此類資料來預測潛在影響,除非在許多相關棲息地中廣泛瞭解這些影響。” --邁克爾·舍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