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謊言:世界為何尚未變平...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快進到 2100 年。物理學家和未來學家 Michio Kaku 在《未來物理學》(Doubleday,2011)中寫道,計算機將擁有類人智慧,網際網路將可透過隱形眼鏡訪問,奈米機器人將消除癌症,太空旅遊將變得廉價和普及,我們將殖民火星。我們將成為一個行星文明,能夠消耗地球上 10^17 瓦的太陽能來滿足我們的能源需求,網際網路將成為全球電話系統;英語和漢語將成為行星語言的競爭者;統一的文化,包括共同的食物、時尚和電影;以及一個真正的全球經濟,擁有更多像我們今天在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看到的國際貿易集團。

Kaku 對全人類科學、技術和思想交流如何創造一個民族國家大大削弱且幾乎沒有戰爭的全球文明的願景,其範圍之廣闊,其靈感之英勇,令人歎為觀止。許多人對透過全球化實現統一、和平的未來抱有類似的希望。事實上,我在我的著作《市場之心》(Holt,2009)中也描繪了類似的景象,並且我部分受到了托馬斯·弗裡德曼廣受歡迎的著作《世界是平的》(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05)的啟發,他在書中主張“一個全球性的、支援網路的競技場,允許在研究和工作上進行多種形式的即時協作,而無需考慮地理位置、距離,甚至在不久的將來,也無需考慮語言。”

對於 Kaku、弗裡德曼、我和其他全球化倡導者(甚至反對者)來說,問題在於,由於我們進化出的部落本性,這樣的未來可能是無法實現的。事實上,潘卡吉·格馬瓦特(Pankaj Ghemawat)說,這一切都是一堆“全球謊言”,他是納瓦拉大學 IESE 商學院戰略管理教授兼 Anselmo Rubiralta 全球戰略主席,在他的新書《世界 3.0:全球繁榮及其實現之道》(哈佛商業評論出版社,2011)中如是說。根據格馬瓦特的說法,只有 10% 到 25% 的經濟活動是國際性的(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區域性的,而不是全球性的)。請考慮以下百分比(佔每個類別總數的百分比):國際郵件:1%;國際電話通話時長:不到 2%;國際網際網路流量:17% 至 18%;外國擁有的專利:15%;出口佔 GDP 的百分比:26%;外國投資者擁有的股市股權:20%;第一代移民:3%。正如格馬瓦特鮮明地指出,世界上 90% 的人永遠不會離開他們的出生國。真是個扁平化的地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格馬瓦特說,問題在於全球化理論未能考慮到非常真實的距離因素(地理和文化)。他將這些因素壓縮成一個類似於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距離係數。例如,他計算出,“兩個地點之間地理距離增加 1%,會導致它們之間的貿易額減少約 1%”,距離敏感度為 -1。或者,他計算出,“如果智利像加拿大一樣靠近美國,那麼美國與智利的貿易額將僅為現在的 6%。” 同樣,“擁有共同語言的兩個國家之間的平均貿易額比一對沒有這種聯絡的類似國家高出 42%。共享貿易集團成員資格(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之間的貿易額比其他缺乏這種共同成員資格的類似國家高出 47%。共同貨幣(如歐元)使貿易額增加 114%。”

如果我們使用 Kaku 預測的 2100 年時間框架,那麼這個分析實際上聽起來讓我感到鼓舞。但是格馬瓦特提醒我們,我們根深蒂固的傾向是想與我們的親人和同類互動,並保留我們當地的風俗和文化,這可能會永遠使任何全球化計劃巴爾幹化。例如,即使歐盟擴張,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 2004 年對 1970 年至 1995 年期間對 16 個歐盟國家的居民進行的“歐洲晴雨表”調查的平均結果發現,48% 的人“非常”信任本國國民,22% 的人“非常”信任其他歐盟 16 國的公民,只有 12% 的人“非常”信任某些其他國家的人。

人性的構成決定了人類社會的構成。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創造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繼承的世界。

邁克爾·舍默是《懷疑論者》雜誌 (www.skeptic.com) 的出版人,也是查普曼大學的總統學者。他的新書是《人間天堂:對來世、永生和烏托邦的科學探索》(Henry Holt,2018 年)。

更多作者:邁克爾·舍默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05 Issue 2本文最初以“全球謊言:世界為何尚未變平...”為標題發表於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05 卷第 2 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82011-6fWuyzXVR09dowliNaaUV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