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可能引發新的疾病爆發

隨著氣候變化,新的疾病即將出現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氣候變化,潛伏在文明邊緣的感染更有可能導致疾病爆發。

隨著降雨和氣溫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烏鴉、齧齒動物和響尾蛇正在遷徙到新的地點(氣候通訊社,2011年12月14日)。感染這些生物的病原體和寄生蟲也會移動,從而導致這些疾病從一個物種蔓延到另一個物種的風險。

這種宿主-寄生蟲關係是環境中更廣泛變化的先兆,瞭解它可能有助於人們預測和應對致命疾病和經濟上具有破壞性的病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多倫多大學的名譽教授丹尼爾·布魯克斯說:“瞭解寄生蟲如何傳播,可以告訴我們生態系統內的生態聯絡。當一個新的宿主被感染時,我們就知道在生態系統中正在發生更大規模的事情。”

在《英國皇家學會哲學彙刊B輯》本週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布魯克斯和他的合著者、美國農業部的研究動物學家埃裡克·霍伯格探討了他們的研究如何顛覆了關於寄生蟲的傳統觀點,以及變化的氣候將如何影響疾病傳播。

長期以來,普遍的觀點是,寄生蟲和病原體進化為針對特定的宿主,並且當它們在感染特定的動物或植物方面變得更有效時,它們在感染其他生物方面的效果就會降低。例如,感染烏鴉的蚊媒病毒不太可能感染渡鴉。

然而,在他們的研究區域——布魯克斯在熱帶地區,霍伯格在北極——科學家們發現這種模式並不成立。

寄生蟲攻擊多個物種
布魯克斯說:“我們在大量案例中發現,那些寄生蟲並不在原始宿主中。如果我們在共生進化方面的訓練是正確的,那麼那些寄生蟲的跳躍次數就比它們應該的要多得多。”

在對自然歷史進行進一步研究後,研究人員發現,數百萬年來,寄生蟲一直在感染多個物種。霍伯格說:“我們看到這些模式在時間上可以追溯到冰川時代。”

隨著地球平均溫度的升高以及人類侵入荒野,病原體和它們感染的生物正在遷移到新的棲息地,增加了感染本土宿主的風險。

霍伯格說:“這正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島的麝牛和馴鹿的地理擴張中上演。我們看到氣候和溫度對其寄生蟲產生了巨大影響。”

結果通常是受感染的動物數量更多,這反過來又會導致大規模死亡。霍伯格說,這可能會給那些為了生存而狩獵這些動物的社群帶來災難。

但更可能的結果不是超級病毒的出現,而是病原體汙染的總體增加——這些煩人的感染會消耗健康和經濟資源,損害人類、農作物和牲畜。

西尼羅河病毒就是一個例子。這種疾病於1999年在北美出現,並在鳥類和蚊子之間傳播,人類作為旁觀者受到感染。自其出現以來,該疾病已蔓延到美國各地,去年,加利福尼亞州遭受了創紀錄數量的感染(氣候通訊社,2014年10月9日)。

移動的目標
儘管該疾病每年都有起伏,但西尼羅河病毒將一直存在,除非採取一些徹底的根除措施。科學家們現在正在追蹤氣候變數,以預測該疾病未來的爆發(氣候通訊社,2013年9月20日)。

為了預測未來的爆發和蔓延事件,科學家們必須瞭解當前的生態系統,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這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內布拉斯加州立博物館的寄生蟲學館長斯科特·加德納研究了拉丁美洲的宿主和寄生蟲,發現有時,當宿主進出時,寄生蟲被錨定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他說:“我們在那裡發現的許多動物的寄生蟲都侷限於安第斯山脈的某些地區。”

發現這一點需要對該地區的有袋類宿主進行詳盡的清點。加德納說:“我們在玻利維亞工作了15年,收集了整個國家的哺乳動物。這就是我們所付出的努力。”

科學家需要在世界其他地區進行類似的評估,以便更好地掌握重要的疾病併為新疾病做好準備。2013年,研究人員在馬來西亞猴子身上發現了一種新的登革熱病毒亞型,迫使他們設計新的測試來檢測這種新型毒株(氣候通訊社,2013年11月15日)。

但隨著氣候變化,建立生態基線的視窗正在迅速關閉,限制了研究人員可以推斷到未來的程度。布魯克斯說:“從長遠來看,在危機發生後做出反應在經濟上是不可持續的。我們現在在對抗新興疾病的戰爭中沒有獲勝,所以我們需要嘗試不同的方法。”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