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導報 | 韓國釜山——聯合國成員國原本打算利用過去一週的時間來商討如何結束塑膠汙染。然而,他們卻空手而歸,離開了韓國沿海城市釜山。
談判於週日晚些時候破裂,此前談判代表未能解決分歧,就一項全球塑膠條約達成一致。爭議的核心是沙烏地阿拉伯等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拒絕接受一項限制塑膠生產的協議。
歐盟談判代表雨果·沙利(Hugo Schally)在最終全體會議的講話中表達了“房間裡許多人的遺憾,儘管我們許多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包括許多利益攸關方工作到凌晨,希望能取得圓滿的結果,但這一切並沒有發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釜山峰會被譽為兩年談判的最終成果,聯合國各國此前已同意“在2024年前達成一項具有國際約束力的協議”。綠色和平組織稱其為“自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以來最重要的多邊條約”。
但最終,那些希望達成一項全面協議以解決塑膠汙染危機的根本原因——生產——的國家,與那些經濟與對這種無處不在的化石燃料基材料的持續需求息息相關的國家之間,分歧被證明是不可調和的。
事關重大。塑膠垃圾正以每年約1000萬噸且還在上升的速度流入世界海洋,威脅著海洋生物多樣性。根據一項研究,到2050年,全球塑膠生產排放量可能增加兩倍,佔地球剩餘碳預算的五分之一。與此同時,微塑膠正在滲透到從腦組織到母乳的一切物質中。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50年,塑膠產量可能幾乎增加兩倍。
主持談判的主席——厄瓜多外交官路易斯·巴亞斯(Luis Vayas)表示:“雖然令人鼓舞的是,文字的部分內容已達成一致,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一些關鍵問題仍然阻礙我們達成全面協議。”他提議暫停陷入困境的談判,直至另行通知。
互相指責
歐盟與包括英國在內的100多個其他國家於週四支援了巴拿馬牽頭的一項新提案,該提案旨在推動將塑膠產量減少到“可持續水平”的全球目標,為談判劃清了界限。
但來自高目標終結塑膠汙染聯盟中三個國家的談判代表(他們因討論閉門談判而被要求匿名)告訴POLITICO,沙烏地阿拉伯協調了石油資源豐富和塑膠生產國的行動,以阻止任何威脅減少塑膠生產的條約提案。絕大多數塑膠是由石油或天然氣製成的。
在過去兩年的幾乎每一輪談判中,包括伊朗和俄羅斯在內的這些國家都被指責造成拖延和阻礙談判進展。
當POLITICO在釜山聯絡沙特和俄羅斯談判代表尋求置評時,他們拒絕了多次請求。
法國能源部長奧爾加·吉維內(Olga Givernet)在週日早些時候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我們……對所謂的志同道合國家持續阻撓感到擔憂;我們當然知道這可能只是少數,但我們仍然需要儘可能團結一致,推動[談判]向前發展。”
沙烏地阿拉伯及其親塑膠盟友拒絕接受指責。
伊朗代表上週抱怨其他國家“對問題和討論採取歧視性和選擇性做法”,並表示“我們以真正的誠意和坦誠進入了真正的討論”。
除了在塑膠生產方面存在分歧外,各國也無法就是否以及如何針對特別汙染的塑膠產品,以及如何為該條約提供資金達成一致。
“當時很蠢,現在仍然很蠢”
上述兩位“高目標”談判代表表示,考慮到授權範圍,談判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他們認為永遠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
其中一位說:“我認為,在18個月內完成這項任務的壓力……當時有點蠢,現在仍然很蠢。”“通常這些過程需要數年時間——超出我們目前所做的時間。”
“高目標”代表團也曾希望得到主要塑膠生產國中國和美國更多的支援。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塑膠生產國,在某些方面被視為雄心勃勃的聯盟的建設性夥伴。它為關於針對汙染最嚴重的塑膠產品的辯論做出了貢獻。
但北京方面一直不太熱衷於觸及生產水平。雖然美國今年夏天表示支援減少塑膠生產,但一些人認為,在美國總統大選唐納德·特朗普勝選後,美國正在退縮。
但許多觀察家和一些代表表示,此次峰會的崩潰表明,基於共識的環境多邊主義已經失敗,他們認為,要求所有國家透過協商一致達成協議,賦予了不情願的國家過大的否決權。國際環境法中心(CIEL)等非政府組織希望上週失敗的談判能為未來的聯合國談判提供教訓。
CIEL環境健康主任大衛·阿祖萊(David Azoulay)表示:“我們在釜山看到的是,少數國家將共識武器化,以拖延進展並破壞談判。”“在下屆會議上,各國必須一勞永逸地明確表示,他們已準備好使用所有選項,包括投票,以達成他們繼續申明需要的條約。”
儘管如此,許多國家和非政府組織仍然樂觀地認為,仍有可能達成一項條約。
巴拿馬代表團團長胡安·卡洛斯·蒙特雷·戈麥斯(Juan Carlos Monterrey Gómez)在最終全體會議上表示:“讓我們堅持不懈。”“我們可能被耽擱了,但我們不會被阻止。”
下一輪會談的日期和時間尚未公佈。
轉載自E&E 新聞,經POLITICO, LLC許可。版權所有2024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