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新聞專線 | 國際能源署 (IEA) 週二表示,全球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可能在 2030 年前達到峰值。
國際能源署的 《2023 年世界能源展望》 預測,根據當前的能源和氣候政策,到本十年末,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應中的份額將從 80% 降至 73%。報告發現,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能在 2025 年達到峰值,但仍將遠高於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水平。
“向清潔能源轉型正在全球範圍內發生,而且勢不可擋。這不是‘是否’的問題,而只是‘何時’的問題——而且對我們所有人來說,越快越好,”國際能源署執行幹事法提赫·比羅爾 (Fatih Birol) 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各國政府、企業和投資者需要支援清潔能源轉型,而不是阻礙它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國際能源署發現,清潔能源將在 2030 年發揮“顯著更大的作用”,屆時道路上行駛的電動汽車將增加近 10 倍,可再生能源將佔全球電力結構的近一半。與此同時,新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已經放緩,全球煤炭和天然氣發電廠的新增裝機容量比早期峰值減少了一半,報告顯示。
比羅爾強調,更快地轉向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益處”。
“考慮到當今傳統能源市場持續存在的壓力和波動,”他說,“關於石油和天然氣代表著世界能源和氣候未來安全或可靠選擇的說法,現在看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站不住腳。”
國際能源署分析了三種情景下的能源趨勢:一種是基於當前能源和氣候政策的情景,一種是基於各國政府設定的能源和氣候目標的情景,還有一種是實現 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的情景。
報告發現,石油和天然氣投資幾乎是淨零排放情景所需水平的兩倍。國際能源署在報告中寫道,這“預示著化石燃料長期使用的明顯風險,這將使 1.5 攝氏度的目標遙不可及”。
報告稱,在當前政策保持不變的情景下,可再生能源仍將佔 2030 年所有新增電力容量的 80%。國際能源署表示,太陽能光伏系統將佔新增可再生能源供應的一半以上,並且隨著全球製造業能力的提高,仍有增長空間。
報告顯示,在美國,到 2030 年,電動汽車將佔新車註冊量的 50%。國際能源署 2021 年的展望預測,這一比例僅為 12%;該機構將這一躍升歸因於《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激勵措施,例如為電動汽車消費者提供的 7,500 美元稅收抵免。
EVAdoption 執行長洛倫·麥克唐納 (Loren McDonald) 表示,電動汽車的普及率在各州之間差異很大,EVAdoption 是一家進行電動汽車資料分析的公司。
在電動汽車普及率已經很高的州(如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電動汽車需要達到新車註冊量的 80%,美國才能達到 50% 的門檻。麥克唐納在一次採訪中表示,這是因為至少有 20 個其他州採用電動汽車的速度要慢得多,到 2030 年最多達到新車註冊量的 20%。
“我自己的預測也與此相近,在 50% 左右,”麥克唐納說,“如果一切順利,這當然是可能的。”
但國際能源署的報告警告說,清潔能源供應鏈的大部分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本月早些時候也提出了這個問題,強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會危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幾種關鍵礦物(對電動汽車和其他技術至關重要)來自少數幾個國家。
因此,國際能源署得出結論,貿易對於實現淨零目標和在全球部署太陽能發電能力至關重要。
這個故事也刊登在《Energywire》中。
轉載自 E&E News,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3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