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全球魚類捕撈量遠高於官方資料

大型合作專案引發對官方報告和世界漁業“真實捕撈量”的質疑

Paolo Cipriani ©iStock.com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項旨在估算世界漁業“真實捕撈量”的大型且有爭議的專案表明,從海洋中捕撈的魚類比官方統計資料記錄的多出數千萬噸。

這項工作詳細刊登在《自然通訊》雜誌上,作者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溫哥華分校的漁業研究人員丹尼爾·保利和德克·澤勒,該研究建立在長達十年的專案基礎上,該專案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研究人員。

據保利和澤勒稱,全球漁業捕撈量在1996年達到每年1.3億噸的峰值,此後一直在大幅下降。這遠高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收集的資料,該組織報告稱1996年的捕撈量達到8600萬噸,並且僅略有下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自然》新聞 1月19日 doi:10.1038/nature.2016.19197

保利說,這種下降至少部分歸因於一些魚類種群的崩潰。

收集資料
長期以來,糧農組織的資料一直是全球範圍內捕撈多少魚類的唯一估計。但保利在一次電話會議上告訴記者,“糧農組織沒有權力糾正他們獲得的資料”。

他說,這使得該組織主要依賴於成員國提交的資料,“各國有一個壞習慣,只報告他們看到的資料”。這意味著許多官方統計資料沒有考慮到世界上大量的漁業捕撈量,例如小規模和自給自足的漁業捕撈量,或作為“丟棄物”扔回海里的魚類(即被捕獵目標之外的物種)。

為了填補官方統計資料中的漏洞,保利的團隊啟動了一個史詩般的專案,以補充成員國的官方基線資料。這包括使用同行評審的研究結果、與當地專家的訪談以及來自人口調查的消費資訊。這項國際努力已經產生了大量的論文——其中許多是保利合著的——涉及各個國家。例如,一項研究估計塞內加爾的捕撈量是官方糧農組織資料的兩倍多。然而,一些漁業研究人員質疑了保利的捕撈量重建方法。他還就捕撈資料是否可以揭示海洋中剩餘魚類種群的狀況展開了一場有時激烈的辯論。

丹尼爾·保利領導了一項國際努力,以確定世界“真實捕撈量”十多年。
維基共享資源

保利還認為,他的團隊為了發表這篇論文不得不經歷重重困難。他指出,在詳細說明該論文關鍵發現的圖表上(見上圖),該論文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水平。事實上,他說,該團隊透過使用一種稱為蒙特卡洛的流行統計方法得出了相對較窄的置信區間。但一位審稿人反對,保利說,他被迫使用了一種不同的方法,這種方法給出了“荒謬的置信區間”。

保利在給《自然》雜誌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實際上,考慮到我們的國家估計是獨立的(我們確保了這一點),有些會過高,有些會過低,並且會相互抵消,從而產生較窄的置信區間。”

然而,總的來說,他很高興指出這項研究的簡單資訊:“世界的捕撈量高於報告的捕撈量。”

糧農組織在一份宣告中對這篇論文表示歡迎,稱“捕撈量重建的想法是值得的”,並指出重建工作部分建立在糧農組織資料的基礎上。糧農組織補充說,它對已確定的趨勢有一些“技術保留”,但“同意該論文的基本結論:捕撈量統計(包括對額外移除來源的估計)可以而且應該改進,這需要額外的資金、國際合作和國家承諾”。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6 年 1 月 19 日首次發表

© .